台灣網2月1日威海訊 2015年威海市對臺工作十件大事公佈如下:
一、聚焦環境優化,市領導靠前指導涉臺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就涉臺糾紛案做出重要批示,督辦重點案件。市委分管領導出席市臺胞臺屬迎新年聯誼座談會,與駐威臺胞、臺屬代表話親情,議發展。市政府分管領導出席威海市臺商懇談會並講話。在全市開展了“臺資企業走訪季”活動。市政協主席、市委副書記分別走訪調研在威臺資企業。組織臺資企業參加9場人才招聘會,舉辦4次專題座談會,4次專項輔導,1次法律講座。解決臺商臺企遇到的困難和問題14件。協調市公安局出臺了《威海市公安局服務台企臺胞十項措施》等。
二、聚焦特色産業,經貿合作實現精準對接
圍繞文創、健康養老、智慧城市、旅遊等産業,加強與臺灣中小企業和相關協會的交流合作。赴臺考察臺灣旅遊産業,探索威海市溫泉旅遊開發新模式;舉辦“兩岸科技交流論壇”並進行系列考察交流活動,威海盛泉集團分別與中華産業聯盟聯合會就“成人幹細胞儲存使用、抗衰老、抗癌症食品研發”等多個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市服務業辦赴臺參加服務業對接洽談活動,盛泉集團在臺舉辦健康産業對接專場;赴臺開展“威臺園區對接洽談會”系列招商活動,學習臺灣生態農業、智慧農業、農産品追溯體系建設方面的經驗,探討合作事宜。邀請彰化縣工業會經貿交流訪問團、義高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耀鵬先生一行、臺灣退役將軍團組等數十批、430位重要臺商來威經貿交流考察,洽談對接項目。威高集團與臺灣寶齡富錦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臺灣企業合作項目進展順利。
三、聚焦基層往來,民間互動點多面廣
威臺青年、社區、婦聯等交流實現新突破。組織市青聯團組、社區管理交流團、市女企業家交流團赴臺,兩岸青年交流座談,加深溝通與了解,打開威臺社區交流新領域,威臺婦聯組織首次實現對接。組織舉辦第九屆、第十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邀請臺灣150余位高校師生來威參加研習活動。海協會副秘書長王小兵做了專場報告。臺灣大學生聽取了威海青年企業家創業講座,與創業大學生展開座談交流,在威體驗包餃子、品山東大餑餑等民俗。
四、聚焦文化融合,傳統文化倍受臺灣民眾青睞
大力實施“文化入島提升年”活動,組織錫鑲、大餑餑等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和文化民俗項目共200余件作品,參加“喜洋洋 迎新年——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現捏膠東花餑餑,造型可愛討喜,人氣指數超高。在2015台北海峽兩岸旅遊博覽會上舉辦“鬥美——當臺灣遇見威海”攝影展。我市是山東省唯一參展城市,觀展總人數達30萬人次。影展還將花餑餑、錫鑲等威海傳統手工藝品帶到臺灣,深度展示我市人文底蘊和文化特色。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報道了影展情況。威海孔廟正式在威高民俗文化邨中心落成,並舉行了盛大的祭孔大典,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特意為孔廟落成暨祭孔大典發來賀函。組織舉辦“兩岸情深——臺灣李沃源先生彩瓷水墨畫暨藝壇精英書畫邀請展”與海峽兩岸文化促進交流畫展,展出作品200余幅,加強了兩地書畫交流。
五、聚焦平臺建設,我市擠進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行列
2013年12月31日,威臺空中直航開通,2014年威海國際機場又獲批設立臺灣居民口岸簽注點。在此基礎上,經積極爭取,我市于2015年3月18日獲批成為赴臺個人遊第五批試點城市,並於4月15日正式開始受理赴臺個人遊業務。赴臺個人遊的獲批,為威臺交往交流搭建了新的平臺,兩地交流合作實現質的跨越。年內赴臺個人遊達到1100余人。
六、聚焦宗教文化,宗教交流呈現多元趨勢
邀請3個重要宗教團組、126位宗教人士來威,是歷年來威人員的數倍。舉辦第六屆海峽兩岸(威海)道教文化研討會、臺灣道教界人士參訪團山東行、臺灣媽祖聯誼會參訪團來威考察3次宗教文化交流活動,2項是全國重點交流項目。臺灣媽祖聯誼會在威設立了聯絡機構。赴臺拜會鹿港天后宮副主委蔡平焜等20多位宗教界知名臺胞朋友,應臺灣媽祖聯誼會邀請赴閩參加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七、聚焦“三嚴三實”,對臺工作創新提升
全省對臺工作抓落實座談會後,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各地典型發言材料,對照先進認真查擺我市對臺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在全市臺辦系統開展了“大興學習之風、提升自身素質、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創新突破”活動。市臺辦主要領導帶隊組成聯合考察團,赴省內考察學習並檢查指導我市各區市對臺工作,引導基層臺辦理清思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用2天的時間召開了全市對臺工作座談會,對全市臺辦幹部進行現代經貿知識與中韓自貿區相關知識培訓;抓住中韓自貿區威海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機遇,組織研究中韓自貿區對臺商的機會,並就對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進行了8個課題的研討,在理論上尋求突破。
八、聚焦機制建設,為經貿合作持續發力儲足後勁
與臺灣簽署旅遊、經貿、醫療、教育等合作協議、備忘錄7項。威海文登整骨醫院與臺灣中華骨科交流學會簽署了交流合作協議,並在整骨醫院挂“中華骨科交流學會魯臺交流中心”、“魯臺骨科微創技術合作中心”牌子。聘請臺灣中華骨科交流學會理事長劉建麟為文登整骨醫院名譽院長等。啟動魯臺産研合作交流中心臺北分中心,向臺灣企業宣傳山東省各級政府相關政策,圍繞我省重點産業領域,收集臺灣科技産業成果,推動我省技術需求與臺灣先進的科技成果和産業經驗深入對接。市企業聯合會與彰化縣工業會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威海市劉公島管委會與臺灣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兩岸青少年近代史教育聯盟”協議,威海市旅遊行業協會與花蓮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簽署合作協議等。
九、聚焦大眾創業,為兩岸青年搭建育成平臺
文登區與臺灣中國夢促進會就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項目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主要開展電子商務、動漫産業領域合作。這是在中韓自貿區協議簽訂後,抓住機遇,符合時代發展、有深遠意義的合作交流項目,也是促進兩岸大學生創業交流的合作項目。組織召開海峽兩岸青年企業家座談會,促成威臺青年首次達成合作協議,簽訂了《威海市青年聯合會與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青年工作委員會交流合作意向書》。
十、聚焦甲午歷史,把握對臺宣傳輿論導向
由國臺辦九洲文化傳播中心與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聯合製作的四集歷史文獻紀錄片《臺灣光復》,在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取景拍攝,並於10月25日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開展了“假如我是李鴻章”徵文活動,組織兩岸高校師生參加徵文活動,收到各類文稿76篇,與《齊魯晚報》網站合作,設立了“徵文”專題,刊發優秀文章48篇。加強網路宣傳,在台灣網、華夏經緯網等網站、媒體發稿700多篇次。在臺灣真晨報發稿23篇,創歷史新高。(台灣網、威海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