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廣東湛江借鑒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發展經驗

2013年12月16日 09:21: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2月16日湛江消息 臺灣南部與廣東雷州半島同屬熱帶地區,有著相似的地理環境和農業資源,但在休閒觀光農業的發展上卻有很大的差距。臺灣的休閒觀光農業經過40多年的快速發展,在政策扶持、規劃佈局、企業經營管理、開發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目前,湛江的休閒觀光農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可充分借鑒臺灣的經驗,特別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生態文明區城鎮村建設過程中,科學推廣臺灣休閒觀光農業,有利於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城市與鄉村的和諧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業強市的崛起。

  一、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發展現狀

  休閒觀光農業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設施農業等各類資源,結合農牧漁生産、農産品加工、農村文化以及農家生活等,為民眾提供觀光、休閒,增進人們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生活體驗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産經營型態,是農業功能拓展的新領域。臺灣休閒觀光農業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於臺灣農業面臨著國際農産品的衝擊,以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商業的激烈競爭,造成農産品成本高、價格低、農民收入增加緩慢,農村市場缺乏活力,臺灣農業發展出現萎縮和衰退。為了使臺灣農業走出困境,提高農民經濟收入,臺灣當局採取政策調整了農業結構,加快了推進農業産業升級轉型的步伐,進一步開發農業生態功能,發展融“生産、生活、生態”為一體的休閒觀光農業,使農村從第一産業向第三産業延伸。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興産業,主要利用農業和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將農村變成具有休閒、教育、文化、觀光等多種功能的生活空間,滿足人們對休閒生活日益擴大的需求。休閒觀光農業經營類型多種多樣,包括各類農場、林場、漁場,觀光農園、市民農園、教育農園,以及民宿等,經歷了單一果園、多類農園、主題式農園和整合式農園四個階段,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臺灣休閒觀光農業已步入規範化、規模化發展軌道,其管理體制和機制正逐漸走向成熟,成為臺灣發展前景良好的新型産業之一。

  它既是人們鄉村休閒旅遊的一種重要形式,豐富了人們的業餘生活,也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拉動臺灣旅遊産業的發展。臺灣現有上規模的休閒農場1100多加,佔地總面積為6589公頃,每年有5000萬人次的遊客量,平均每個農場全年接待遊客約4.5萬人次,2004年營業總收入超過45億新台幣,其中住宿174933萬新台幣,門票收入1910萬元新台幣、産品銷售107580萬元新台幣、餐飲125280萬元新台幣、其他收入41300萬元新台幣。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作為一種農業經營模式,其具有幾方面特點:一是休閒觀光農業主要來自於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和環境資源,不是人工建成的景觀,保持原有的農業生産特性,結合農業的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進行的休閒觀光活動;二是休閒觀光農業是一種綜合農業和旅遊業的新型産業經營模式;三是休閒觀光農業是一種體驗活動,它不僅僅是旅遊觀光活動,還可以在 旅途中親身參加農業生産,親歷農村的生活方式;四是休閒觀光農業的目的是提供國民休閒,增進城鄉之間的交流互動,讓遊客在 休閒觀光的同時參與人數農業、農村,體驗農村生活。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是擺脫了農業發展困境,調整和優化了農業産業結構;二是保護和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提供了人們的生活與環境品質;三是擴大了農業經營範圍和規模,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四是開拓了新的旅遊空間與領域,滿足了市民回歸自然與鄉村休閒生活的願望。

  二、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的發展策略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誕生以來,成功推動臺灣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極大提高了農業效益,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良性迴圈。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的發展目標主要是調整和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增加農村就業機會、擴大農産品銷售、增加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社會發展、提供田園體驗機會、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臺灣當局在政策扶持、行業協會、土地審查、組織管理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這些發展策略為湛江休閒觀光農業發展、創建生態文明區城鎮村與全國文明城市提供了借鑒的經驗和啟示,進一步推動美麗幸福湛江建設。

  1.高度重視,大力支援休閒觀光農業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臺灣相關單位的重視、扶持、引導和規劃,並把此作為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的重要途徑。1980年以來,臺灣當局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來推進休閒觀光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1983年,為防止休閒觀光農業區偏離農業本質而趨向純粹娛樂以及為了形成合理的區域佈局,臺灣農政部門研究制定了“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示範計劃”,促使休閒觀光農業的各項工作走向規範化和程式化。1994年,臺灣“農委會”制訂了“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計劃”和“發展都市農業先驅計劃”,從技術、輔導、補助、宣傳等各方面加大了對休閒觀光農業支援的力度,積極指導各地發展休閒體驗型市民農莊。此後,臺灣各地迅速發展市民公園。臺灣制定出“農業發展條例”和“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指導休閒觀光農業發展。休閒農業規劃、登記以及運營,都必須遵循相關的規定。

  2.休閒觀光農業佈局規劃合理。臺灣當局成立專門組織機構,對休閒觀光農業進行統籌規劃,制定休閒觀光農業的發展佈局規劃,避免了臺灣各地重復開發與模倣建設。臺灣農業大縣主要分佈在西部沿海,如雲林、高雄、屏東、臺南、彰化等地,臺灣農業主管部門還推動“一鄉鎮一休閒農業漁區”和利用臺灣面積一半以上的森林資源,發展生態旅遊,籌建步道,與觀光農園、民宿結合。

  3.臺灣企業對休閒觀光農業進行創新經營管理。一是大部分企業建起了相關網站,以方便遊客獲取資訊。二是重視分工合作,強調同一地區的聯合。臺灣相當一部分休閒觀光農業已經實現了企業化,或者是不同服務領域的分工合作,實現了觀光、娛樂、餐飲和住宿的綜合。三是産品經營多樣化,有形産品和無形産品相結合。休閒觀光農業除了提供實物産品外,還有奇觀、風景、氛圍和主題等“情景消費”産品。四是注重資源特色。企業在經營內容上,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發揮地方特色,利用農業資源的豐富性滿足人們求新求變的需求,結合農村文化活動,進行民俗文化教育親身體驗,提供鄉土料理和農莊民宿等。

  4.創新發展農業思路,加快農業轉型,開發農業功能。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臺灣農業發展面臨著衰退和萎縮。根據臺灣農業發展實際,臺灣當局採取了加快農業轉型,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在發展農業生産的同時,進一步開發農業的生活、生態功能。湛江現在正處於農業轉型和調整農業結構的新時期,要學習好臺灣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的經驗,轉變觀念,樹立新理念,根據各縣(市、區)的農業資源,因地制宜,進一步開發農業功能,發展好休閒觀光農業,建設好農業強市。(台灣網湛江市臺辦通訊員 黎國偉)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