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懷念一位縣委書記,盛讚一位老村支書

2017年04月24日 08:46:21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不到一週時間,兩個基層幹部的名字,分別登上中央級媒體重要版面,並在網上引起熱議。

  一位是廖俊波,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4月15日,新華社報道,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廖俊波同志任職期間,牢記黨的囑託,盡心盡責,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撲下身子、苦幹實幹,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無愧於“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稱號。

  一位是黃大發,貴州遵義草王壩村老支書。4月19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在“要聞4”版以整版報道《一個人,一輩子,一道渠》記述了這位老支書的無悔人生。

  這兩位基層幹部的事跡,在《人民的名義》電視劇正在熱播的背景下,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好官的討論。

  廖俊波:

  “為官為政的最美注解”

  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趕往武夷新區主持召開會議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因公殉職。

  “最近一段時間,《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播,達康書記因為正直幹練而圈粉無數,可大家知道嗎,福建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很像現實版的李達康,在他工作過的地方,他以人民的名義幹事創業,讓當地群眾受益……正如臧克家先生所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濱州市網路文化協會會員高鼎元的這條微博,很好地概括了人們對廖俊波的感情。

  百度指數是反映網上輿情熱度的一個重要參考。在百度指數上,“廖俊波”整體搜索指數在4月15日這天飆漲10倍,達到17562。

  “以人民的名義向廖俊波致敬”,新華網這個標題,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閱讀量接近20萬。借用最近熱播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這個標題傳遞出的是人民群眾對好官員的期待。

  微信公號“學習小組”也先後以《幾個故事告訴你,總書記批示的廖俊波有多優秀》和《廖俊波去世,為啥這麼多人如此傷心?》為題,刊發了圍繞廖俊波的幾篇重要報道,點讚比例均超過了平均水準。

  也許正如網友“你不認識姝君的姝”所評價的那樣:“以人民的名義賦予你生命的尊嚴、奉獻的權利。這樣的好幹部在中國並不缺乏,他們只顧俯下身子為人民服務,不求成名,只為人民。”

  2015年6月,廖俊波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網友“雙子座糖蜜”感慨,“不愧是全國百強縣委書記,起到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廣大黨員樹立了榜樣,當代‘焦裕祿’!”

  “甘當樵夫紮根基層,撲下身子真抓實幹。”河南通許縣委書記路雲這樣評價他。“樵夫”是廖俊波的微信昵稱,這一非常貼切的名稱,也最終上了人民日報報道的標題。

  網友“喵喵Doo”的概括極為精準,將廖俊波視作好官的代表——“廖俊波同志用行動和擔當書寫了為官為政的最美注解。”

  更多的網友則表達了欽佩之情。網友“佐助真帥帥帥”説,“廖俊波把一生都獻給黨和人民,我們以人民的名義向他致敬。”網友“嘉葉山舍”説,“以人民的名義向廖俊波致敬!真的可惜了,走在最拼搏的年紀。”網友“庾嶺居士”説,“敢作敢為、敢於擔當、敬業奉獻、捨己為公,向英雄致敬!”網友“正直的嚮往明天1234”説,“政和縣人民的驕傲!縣委書記廖俊波去了,年僅四十九歲。人民想你永遠在心裏。祝廖書記一路走好。”

  一些當地網友也從親身經歷出發,讚揚了這位好幹部。網友“鹿果果果果”説,“一個很好的叔叔,兒時見過幾面。很難受,他的風評在同僚和百姓裏都很好。痛心疾首,希望廖叔一路走好。”網友“小豬笨笨-SLL”説,“我就是政和縣的,家中也因為廖書記的脫貧項目得益。真的可惜了。一路走好,廖書記。”

  黃大發: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大發引水”

  “這個橫跨36年的故事,是一段註定流芳後世的佳話。”人民日報報道裏這句話,引起了不少人共鳴。

  網友“江子鴨”的評價頗具代表性:“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大發引水!”網友“快樂似仙2004”的評價也很到位:“大讚黃大發老人,大家因為有他而大發。中國要多這樣的黃大發,脫貧就快速多了。”

  在另一輿情重要參考依據360指數上,“黃大發”的搜索指數在一天之內同比上升88.02%,媒體指數也在一天之內上升到157。在微博上,一天之內有上千條微博,點讚這位“當代愚公”。

  “央視新聞”在微博上,以“微感動”為標簽發出黃大發的視頻,並配上一段話:“看完這段視頻,告訴你村支書黃大發 ‘一生只為修一渠 ’的故事。他如今已82歲,黨齡將近一甲子。致敬!”在這條微博下,有2600多名網友點讚,評論330條。評論中,網友紛紛點讚,“這才是做實事的好官”,“他很偉大”,“始終想著為人民服務”,“時代楷模”,“精神的力量”……

  中國日報則別出心裁,在其網路視頻節目中,讓一位美國小哥埃裏克尼爾森去採訪這位“新愚公”,並在尼爾森進村之前向他解釋了“愚公移山”的意思。尼爾森發現,這位“戰大山”的老支書,並沒有靠神話傳説中的天帝幫忙,而是靠著“拿生命去換”的勇氣和決心,帶領村民奮戰30多年,徒手在懸崖上鑿出一條數千米的水渠。考察完之後,美國小哥感慨:“我認為黃大發是一個智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和村民們證明了,沒有信念和努力跨不過的高山。”

  “學習小組”則以《不尋常!黨報要聞版整版報道一個老支書》轉載了人民日報的文章,並在一天之內收穫了6萬點擊量。學習小組的文章下面,1300多名網友為這位老支書點讚。

  在各大網站、微博上,網友們的留言熱情洋溢。網友“兩江之風”評價説:“精神不滅,力量永存!”“申瑞Sara”留言説:“不得不説老一輩人的這些精神,真的令人敬佩。”網友“lzd二得”留言説:“一種信念,支撐多年,公而忘私,基本底線。”網友“茅石驚雷”留言説:“新一代紅旗渠,新一代愚公移山。”網友“長治大哥”留言説:“這是一種行動,這是一種精神!讓我們繼承它,發揚它!”網友“玲姐愛厚厚”留言説:“這樣一心為民的好支書,值得稱讚。”網友“祖譽媽媽”留言説:“致敬那些辛苦的人們。”網友“遠處的煙雨”留言説:“感動,震撼!感謝這樣長期堅持農村一線、為村民飲水盡力一生的老村支書。”

  網友“千年孤獨走不回”還特地留了首打油詩:“愚公移山翻新篇,三山三壁三涯穿。三旬光陰甘泉引,八旬老翁工匠心!”(記者 劉少華)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