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什麼堅持創業帶動就業?

2025-07-10 13:55: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堅持創業帶動就業是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創業帶動就業關係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能夠激發勞動者參與經濟、融入社會、創新創造,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進而形成高品質發展的良好生態。

  創業帶動就業是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通過社會體制改革創新,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最大限度增強社會發展活力,充分發揮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使全社會創造能量充分釋放、創業活動蓬勃開展。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創新創業創造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充分表明創業與科技創新、社會創造緊密相連。從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打破傳統經濟體制束縛,允許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鼓勵自謀職業,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民營經濟和鄉鎮企業崛起,支援自主創業,掀起下海經商熱潮;從本世紀初,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支援各類人才投身全球化創業浪潮,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將鼓勵創業納入新時代就業方針,實踐充分證明,創業在推動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中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創業越活躍,對就業的帶動力越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就越充足。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發揮創業促進創新創造的作用,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培育新動能,更新舊動能,更好連接社會需求和供給,不斷探索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創業帶動就業是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要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同時要強調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勤勞奮鬥是勞動者個人增收致富的基本路徑,更是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則要求。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從農村來到城市就業創業,改善了生活、提升了能力、積累了經驗,成為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來源。他們中的一批人選擇返鄉創業回饋家鄉,實現了從個人致富到造福一方。目前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200萬人。一大批青年大學生通過創業施展才華、實現人生價值,同時影響激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創業創新。這些都是先富帶後富的生動實踐。據有關監測統計和測算,創辦1個個體工商戶能帶動2—3人就業,創辦企業則能吸納更多就業;平均每名大學生創業者可帶動4.5人就業。這充分表明,創業帶動就業具有倍增效應,與促進共同富裕的價值理念高度契合。這就要求我們積極發揮創業的致富帶動作用,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積極培育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掌握致富本領,不斷促進共同富裕取得新進展。

  創業帶動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優化創業服務,提升創業品質。這些重要論述,科學把握就業發展規律,深刻洞察就業矛盾變化,指明瞭做好創業就業工作的目標方向,明確了創業工作重點任務。創業本身也是一種就業形式,與一般就業不同的是,創業是最積極的就業,是發現機會、整合資源、創造價值的過程。成功的創業必然是高品質的就業,通過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增加市場就業機會,體現出高品質充分就業的內涵要求,也是高品質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這就要求我們始終堅持創業帶動就業的寶貴經驗,優化完善創業帶動就業的制度機制,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有針對性地加大對機會型創業、發展型創業的支援力度,促進高品質創業就業與高品質發展良性互動。

  詳見:王曉萍文章《以創業新作為開闢就業新空間》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