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深悟“第二個結合” 培厚思政課教學文化根底

2024-09-27 08:1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論壇】

  作者:徐奉臻、李鍵(分別係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在頤和園博物館舉辦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大運河課程啟動儀式。行走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園林之中,師生們參觀遺址文物,感受時代脈動,在教學相長中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大思政課”。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將“第二個結合”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是厚植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根基的必然要求,是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邁上新征程,我們要不斷增強責任擔當,創新實踐能力,以系統全面、因地制宜的思維與方式,為奏響思政育人“協奏曲”增加新優勢,為建設教育強國注入新動能。

  堅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建立大中小三個學段之間的協同創新機制。在政策落實方面,認真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通知》精神,加強各級教育部門的協同管理,構建教師積極參與的激勵機制,以及相關常態化和規範化的制度機制。在具體實踐方面,需要運用系統思維和系統觀念,改善大中小不同學段各自為營、單打獨鬥的現象。圍繞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等,建立大中小學教師有效溝通與合作機制。通過不同學段教師集體備課等方式,明確將“第二個結合”融入各個學段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形成縱橫交織、有機互動的一體化教學方案和全鏈條育人格局,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堅持量體裁衣、分段融入,讓學生在歷經不同教育階段之後,逐漸形成基礎性、系統性、整體性認識。在小學學段,可基於小學生認知相對直觀的特點,圍繞《語文》《道德與法治》等教材中的古詩詞、歷史故事和名言警句等,挖掘其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元素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在小學現有教材之外,可通過圖畫動漫、經典誦讀、實景參觀、紀念活動等方式,將“第二個結合”融入教材和課堂,讓學生對“第二個結合”形成基礎性認識。在中學學段,可基於中學生認知相對感性的特點,圍繞初中教材《中國歷史》《世界歷史》、高中教材《歷史:中外歷史綱要》《歷史: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的重點章節,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興起”等,挖掘學生日用而不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闡發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使學生對“第二個結合”形成系統性的認識。在大學學段,可基於大學生認知相對理性的特點,圍繞與“第二個結合”關聯度較高的思政課教材,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闡釋“第二個結合”提出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揭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契合—結合”的內在機制,使學生對“第二個結合”形成整體性認識。

  堅持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將“第二個結合”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的相關內容之中。在將“第二個結合”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過程中,三個學段之間不是孤立、斷裂或重復的關係,而是漸進累積和逐級遞進的關係。圍繞“第二個結合”形成的小學學段的基礎性認識、中學學段的系統性認識、大學學段的整體性認識,在內容上體現從常識到知識、到理論的演變,在認知上體現從表層到局部、到整體的演變,在效果上體現從知道到了解、到領悟的演變。將“第二個結合”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做深做實、落地見效,會使經歷了大中小三個學段完整教育洗禮的青年學生,既形成“步步高”的思維鏈條和認知結構,又能深刻領悟“第二個結合”所蘊含的道理、學理和哲理。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師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領悟與理解的歷史和文化深度,為培養更多可堪重用的時代新人增添理論力量和青春光彩。

  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最具有活力和創造性的群體。將“第二個結合”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並且做深做實,讓其落地見效,實現大中小三個學段教學品質的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認知模式,有助於提升對學生的綜合育人效果,使他們不斷堅定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逐步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使命,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