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歷史地位和世界意義

2022-10-30 16:3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作者:丁晉清(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習近平經濟思想統籌把握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科學回答了當今中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不僅推動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而且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方向指引。習近平經濟思想是中國共産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獨特貢獻,不僅是歷史性的,而且是世界性的,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世界意義。

  深刻把握歷史前進邏輯,開啟科學社會主義新視野

  面對深刻複雜變化的世界,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準確把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創造性提出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實踐中形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從未遇到過、西方經濟理論始終無法解決的許多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等一系列時代之問,為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邏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産黨人接力探索、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國內生産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穀物總産量穩居世界首位,製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黨領導人民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遭到嚴重挫折。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印證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科學指引和真理力量,讓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強大生機活力,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力量對比關係嚴重失衡局面,使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

  習近平經濟思想不僅深刻回答了關於中國發展的問題,也深刻回答和解決了經濟相對落後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路徑選擇,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深刻闡明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科學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習近平經濟思想把握歷史發展大勢,以始終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歷史自信、歷史主動,科學揭示人類歷史發展動力,在解決中國自身發展問題的同時引領人類歷史發展的潮流,具有深遠的歷史感召力和實踐引領力。

  社會是個由人和全部社會生活條件、要素構成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發展著的複雜的有機體,其中生産力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將“人類與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本身的和解”看作是人類發展的兩個最基本問題,認為人類的理想狀態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即實現“兩個和解”。“兩個和解”提出了人類社會面臨的兩大根本任務,揚棄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的異化現象,這體現了馬克思、恩格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社會三者關係的崇高價值追求。

  習近平經濟思想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強調“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體現出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讓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經濟思想拓寬了經濟發展的內涵、視野和路徑,有助於我們從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去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從社會有機體的整體性要求出發,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一方面,有利於實現人與人的和諧,克服資本主義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的異化現象。習近平經濟思想創造性地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真正把人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統一起來。另一方面,有利於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克服資本主義人與自然的異化現象。習近平經濟思想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尊重社會發展規律相統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社會全面發展相統一,堅持人的發展與尊重自然相統一,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兩大關係認識進行系統總結和科學歸納,為人類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中實現自身的完善與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論,為不確定的世界經濟注入“中國確定性”

  歷史從哪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開始。近年來,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強,許多國家發展徘徊不前,中國卻頂住了重重風險考驗,取得“當驚世界殊”的輝煌成就,展現“風景這邊獨好”的發展態勢。這其中,習近平經濟思想蘊含的科學思想方法、科學思維、科學理念至關重要。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21世紀世界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經濟思想閃耀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我們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深化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和水準”。這就要求運用科學思維方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防止出現“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情況。

  在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作為科學回答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科學方法,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

  在駕馭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實踐中,形成了“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的立場觀點方法,以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堅持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等一系列正確策略和科學方法,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提供了指引。只有掌握這一系列重要方法,才能切實增強推動經濟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始終保持戰略主動,有效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

  習近平經濟思想把科學思想方法、科學思維、科學理念與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緊密結合,實現了科學的認知態度和求實的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實現了科學思維方式與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有機統一,實現了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對破解發展這一世界性難題、防範全球經濟風險、提高全球經濟治理能力和水準、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方法論啟示,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面對世界地緣政治局勢震蕩,面對風急浪高的國際環境和嚴峻的全球性挑戰,更需要熟練掌握和科學運用習近平經濟思想蘊含的科學思想方法、科學思維、科學理念,穩住中國經濟大盤,為不確定的世界經濟注入“中國確定性”。

  引領中國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習近平經濟思想立足中國國情,深刻回答了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怎樣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為推進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其影響是世界性的。

  長久以來,因佔據現代化發展早期紅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控制了現代化話語霸權。很多人將現代化等同於西方化,甚至認為現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發生。縱觀二戰後世界歷史,很多發展中國家在尋找自身發展道路時,因複製昔日西方現代化路徑而陷入發展困境。在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非凡成就。實踐證明,現代化不是單選題,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西方現代化道路有著明顯區別,是富有中國特色、民族特徵的現代化道路。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一種既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又不同於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具有特定社會屬性的現代化。事實證明,我們能夠成功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根本就在於有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進。加強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是中國不斷推進和拓展現代化的根本保障。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實現路徑。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經濟思想主要內容,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將現代化的內涵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方面,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徵和優勢越來越顯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廣。習近平經濟思想強調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引領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整體邁入現代化;堅持協調發展,增強發展後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步推進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把美麗中國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構建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首先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後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中國的現代化探索,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展現了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新圖景。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