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北京萬科商業發展部總經理錢嘉以保利地産的案例,説明開發商是如何應對市場變化的。
錢嘉:保利有個項目在四環外,叫保利東郡。有棟樓是寫字樓,它覺得不好賣,改成了公寓。現在寫字樓好賣,它又把住宅改回來了。很多原來商改住的,不改了,又住改商了。
保利的故事絕非個案。07、08年住宅地産最熱的時候,住宅投資價值一度超過商業地産,開發商趨之若鶩,但現在兩類地産價格倒挂的局面正在逆轉。北京上古新銳房地産經紀公司執行董事吳疆説,目前的一輪商業地産熱正是對07、08年的補漲:
吳疆:以為大家知道,03、04年寫字樓的售價是住宅的1.5倍,商業是住宅的2倍以上。03、04年把住宅改成寫字樓,07、08年把寫字樓改成住宅。也就是説還有一輪這樣的過程,我希望大家能抓住機會。
在年會現場,記者看到成群的外地人在展臺前打聽商鋪租賃情況。在北京呆了8年、有房有車的吳先生覺得現在投資商鋪更划算:
吳先生:價格還不錯,在考慮之中。幾十平米的吧,做個小買賣。
記者:考慮哪些地段?
吳先生:考慮大興這塊,或者北五環這邊。
搜房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商業地産中,北京商鋪成交38萬平米,同比增長17%;寫字樓成交125.6平米,同比增長83%。寫字樓交易量遠遠超過新建商品房40%的漲幅。
吳疆説,隨著成交放大,北京寫字樓擴散化的趨勢正在加速,中關村、CBD等傳統商圈逐漸過時,而亦莊、順義新城等新的商圈正在興起:
吳疆:絕大數多寫字樓的開發或者是競爭都進入到了四環以外,以為四環以內已經沒有多少地塊了。以後大家談的不再是中關村寫字樓,不再是CBD,不再是金融街。可能更多的是望京寫字樓。
但過度的商業地産熱同樣蘊藏著風險。目前國記憶體在嚴重的購物中心開發一哄而上、盲目攀比的現象。數據顯示,截至年初全球在建的購物中心按面積算,一半以上在中國。二線城市單個購物中心平均8萬平米的面積,體量比一線城市要高出18%以上。華紡地産銷售總監趙耿認為,出現這一問題的關鍵是開發標準的缺失:
趙耿:我們國家缺少一個法律層面上的規範或者規劃,到底多大的購物中心需要多少人群,需要多大的經濟基礎來支撐它,我們目前處於一個群龍混戰的階段。
在今年8月的國務院39號文中,政府明確要求小區的商業配套面積不得少於10%。在蓋大購物中心、大商場的同時,如何多做、做好社區商業的開發,對於喜歡賺快錢、賺大錢的開發商以及商業地産市場發展來説,都是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