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上個月北京樓市迎來“小陽春”,一二手房成交量都顯著提升。有機構認為,這是房地産市場再次向上的一個拐點。那麼,樓市出現“小陽春”的原因是什麼?是否能標誌著房地産市場已經觸底“回暖”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景春梅對此做出分析。
景春梅:2月中下旬以來,一二手房的成交量的確出現了復蘇景象,成交數據也明顯好轉,出現了小陽春跡象。這輪小陽春主要是因為剛需入市。
首先是因為針對剛需的信貸政策鬆動,目前首套購房可得到9折利率,一些城市還出現了8.5折,優惠的幅度相當於房價下調5%-10%;其次是因為在房價下降效應下,剛需入市的積極性增加。
但是我們也看到,與2011年相比,當前的成交量仍處於下行趨勢,目前形勢較好是因為1、2月份的成交量過低而凸顯所致。而且成交較好的一二手房基本也都集中在價格優勢較明顯的房源上,因此當前的成交回暖只是價格、時間、政策等多種因素的綜合體現,是樓市剛需的階段性釋放,只是表明購房者對房地産走勢的樂觀程度有所改善,還不能説是房價觸底反彈再次步入上漲通道的信號。
未來樓市走向如何,剛需是否繼續釋放取決於國家政策。政策調控方向不明朗,樓市走向也就不會明朗。我個人認為就像兩會上溫總理所説,當前房價遠未回到合理價位,中央調控樓市的決心在相當長時間不會改變。
目前來看,只要經濟環境不出現大的波動,限購、限貸等基本的樓市調控政策將會持續,未來的政策預期還是適度從緊,房地産的價格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穩中有降的可能性較大。
今年一季度全國GDP增幅延續下滑的態勢,創下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新低。在國家對房地産調控不放鬆的背景下,經濟增長是否會受到影響?應該如何處理“保增長”與“調樓市”的關係?
景春梅:目前中央推行的是有壓有保的調控政策,政府在調控樓市的同時,大規模推進保障房建設力度,這將在很多程度上對衝商品房投資可能出現的下行。同時,房價的合理回落,有利於繼續釋放剛性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而增加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需求,這些都決定了調控政策對經濟增長的衝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