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綱要》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球高端創新創業人才聚集的人才特區。作為中關村核心區的海淀,正肩負著探索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積累經驗的歷史使命,在此時海澱區將自己的人才戰略瞄準了“建成世界創新人才發展高地,成為實施創新型國家戰略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伴隨著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和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海淀一步步開創著中國科技産業的歷史。1980年,陳春先首開先河,在這裡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民辦科技機構,進而形成了聞名中外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1988年,柳傳志帶領著聯想從這裡起航,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也同時在這裡正式成立;1999年,鄧中翰從美國歸來在這裡創立了中星微,國務院同年做出關於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批復;2009年,伴隨著越來越多高端人才的聚集,海淀邁出了中國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建設步伐。
一部海淀的發展歷史就是中國科技振興發展的典型縮影,就是一部解放思想,衝破桎梏,釋放人的創造性和創業活力的歷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中關村的崛起與各類人才在海淀的聚集相伴相生。
實施人才新政 給力區域引才
正在舉全區之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海淀,時時在創新創造、處處在探索實踐。股權激勵試點、行政審批改革、科技金融創新……,在不斷完善區域創新創業環境的同時,海淀正在用全新理念踐行著人才特區建設的先行先試。
“海淀的高端人才引進試點工作,是促進創新要素聚集、推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發展的重大嘗試,在有關部門的支援下,我們在人才工作機制上進行了大量創新與突破”,海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人才引進試點中,海淀堅持以重點企業為主體,以高端人才為重點,探索建立起了以創新人才評價機制為核心,以規範內控流程為根本,行之有效的人才引進工作新機制,建立了全新的人才評價機制。突出業績、能力、貢獻、潛力等標準,通過企業評定、條件遴選、全面評價、綜合認定等環節,建立了全新的人才引進評價機制,為核心區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創造了條件。
啟動人才引進試點一年多來,海淀已為251名地區高層次人才辦妥了引進手續,看重業績貢獻、不唯學歷職稱,已成為海澱區人才引進的關鍵原則。一批從事國際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帶動新興學科發展的傑出科學家和研究團隊,培養一批熟悉國際市場、具有廣泛國際聯繫的産業領軍人才和創業團隊,集聚一批由高端人才領銜的創業投資、科技仲介等創業服務團隊將被重點引進。
人才引得來,還要留得住。為此海淀出臺了《高層次人才聚集服務實施辦法》,設立了每年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援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高層次人才和引才單位(個人)、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學、住房、就醫等相關配套服務。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經相關部門認定,給予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支援;對高層次人才攜帶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或關鍵技術且市場前景好的高端項目來核心區創業的,經專家組評審,給予高端項目100萬元至60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支援……
不僅如此,海淀還積極在人才儲備與服務保障工作中進行創新,大力吸引國內外知名獵頭機構和高端人才服務機構入駐,並逐步在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建立培訓基地,為優秀高層次人才提供專項培訓和技術交流,不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舉辦專場學術講座和研修班。通過開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實行預約服務和“一對一服務”等措施,海淀為人才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營造優良的人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