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廠預製樓板、在工地“裝配”房子——住宅産業化可以大量節水、節材,還能減少建築垃圾。為了推廣低碳環保、快速高效的産業化住宅,記者昨天(23日)從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了解到,公共租賃房將大規模採用住宅産業化“生産”,第一批已經初步確定了16萬平方米。
8個工人“裝配”一棟樓
住宅産業化是一種住宅建造方式的變革,是由現在半手工半機械的建造方式,轉變成一種工業化的生産方式。簡單説就是“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在工廠把房屋建設所需要的樓板、陽臺、門窗等都生産出來,運到建築工地現場以可靠的連接方式“裝配”。
這樣做的好處有三,一是由於大部分構件在工廠預製,其加工精度誤差小,強于傳統的現場操作;二是工地現場減少了施工作業量,産生的粉塵也少;三是由於裝修一步到位,減少了二次裝修環節大量建築垃圾的産生。
“由於在工廠預製了大量部件,‘裝配’一棟樓只用8個工人就完成了。”北京萬科總工程師秦珩説,已交用入住的萬科中糧假日風景B3和B4兩棟樓,是北京市住宅産業化的試點項目。“與該項目用傳統方式建造的B1和B2兩棟樓相比,産業化建造的B3和B4水耗節能19.34%,廢鋼筋減少40.63%,廢木料減少52.31%,廢磚塊減少55.32%。”
“一至兩個月我們就可以生産一棟樓的部件,我們一邊生産、建築工地一邊‘裝配’,房子的建設週期可以大大縮短。”北京榆構總工程師蔣勤儉告訴記者,房子的柱、梁、樓梯、樓板、外墻等都可以生産出來,而且生産過程也不複雜。以一面外墻構件製作過程為例,按構件設計圖紙製作好鋼制模具,然後再把無數條鋼筋拼成構件所需的形狀,放入模具內,再澆灌混凝土,構件成型後,即可運到施工現場安裝。“與傳統的建築工序相比,在車間生産工程部件,可以減少在施工現場高空作業的危險。”
“在住宅産業化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住宅産業化可以縮短三分之一的工期,同時水資源可以節省60%到70%,可以節材20%。”北京市城建技術開發中心李祿榮告訴記者,“毛坯房的二次裝修每戶要産生2噸建築垃圾,産業化的模式採用全裝修,一個項目減少的建築垃圾多達上千噸。”
成本高出20%成“瓶頸”
目前,北京只有個別項目採用産業化的方式建設房屋。産業化的方式既節能又環保,為什麼開發商不願意呢?“在住宅産業化全面推廣之前,開發商的土建成本要比採用傳統方式增加20%左右。”李祿榮一語中的。
“成本高與産業鏈不成熟是最大的挑戰。”萬科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以製作構件的鋼模為例,其成本遠高於木材。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人力成本相對低廉,推行住宅産業化後,每平方米的造價比傳統方式反而高出350元至500元,按萬科一年500萬平方米的開發量計算,將會增加20億元左右的開銷。
産業化住宅模式要大規模推廣,尋找能夠符合要求的部件製造工廠也是要克服的難題。比如,為了順應住宅産業化的需要,日本鋼筋的頭都是做成螺絲形的,而中國則沒有廠家做這樣的産品。
為了鼓勵開發商採用産業化的方式建造住宅,今年3月底,北京發佈《關於推進本市住宅産業化的指導意見》,提出開發單位申請採用産業化建造方式,將在原規劃的建築面積基礎上,獎勵一定數量的建築面積,獎勵面積總和不超過實施産業化的各單體規劃建築面積之和的3%。對於獎勵部分的建築面積,開發商要按照政府審定的樓面毛地價,繳納土地價款。
“3%建築面積的獎勵力度不小,但和20%的土建成本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申請住宅産業化優惠政策的開發商還很少,房山長陽項目有望成為本市第一個享受這一政策的住宅項目。
政策房中首選公租房推廣
如何推進住宅産業化呢?住房城鄉建設部住宅産業促進中心一位負責人建議,在大力推進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中推行住宅産業化,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住宅産業化工作推進是互利的。
這位負責人説,保障性住房實行住宅産業化有幾大優勢,第一、對保障性住房進行套型標準化設計,降低保障性住房的設計費用;第二、通過全裝修的標準化和模組化設計,使得部品供應商的成本大幅降低;第三、通過全裝修的精細化設計,提高小套型的使用效率,並提高居住舒適度;第四、對嚴重影響住宅性能和品質的關鍵環節:如外墻保溫、門窗、防水工程、管線工程等,實現訂單式生産,這樣既可降低造價,又可減少住宅品質通病引起的各項投訴……
“這一建議和北京市的想法不謀而合,”李祿榮説,“考慮到政策房中的限價房和經濟適用房需要開發商進行開發建設,推廣難度大一些,而公共租賃房的開發主體是政府或使用單位,因此北京的住宅産業化將首先在公共租賃房中進行推廣。”
據了解,今年本市公共租賃房的建設計劃是一萬套、大約50萬平方米,目前已經有16萬平方米的公共租賃房打算採用産業化的方式進行建設。和去年8000平方米的試點相比,今年北京住宅産業化的規模迅速擴大。
按照計劃,今年本市要建設産業化住宅50萬平方米,明年這一規模還要增加到100萬平方米,大量産業化建築的誕生,讓購房人不必為裝修煩惱,更讓北京的天空更碧藍,河湖更清澈。(記者 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