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廈門國企將打造中國一流企業集團

  時間:2011-08-25 09:44    來源:廈門日報     
 
 

  廈門國企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改革整合,未來,將有一批中國一流企業集團在廈門崛起。

  昨日(24日),廈門市國資委主任林傑告訴記者,廈門市國資委著力實施“大産業佈局、大集團整合、大融入發展、大平臺建設、大國資聯動”五大主要改革措施,採取“重自主創新、重交流合作、重資源盤活、重服務扶持”四大配套措施,努力促進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力爭到十二五末,有2家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企業集團,2家營業收入超五百億元的企業集團,7家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集團。

  “大産業佈局”

  國有資本向支柱産業集中,減少房地産業中國有資産的比重

  廈門市國資委表示,廈門市國企要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優勢産業,特別是在産業鏈的關鍵環節、價值鏈的高端環節上,推進優質國有資本和優秀管理人才的高度集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在引領産業發展方面的帶動力、影響力和控制力。

  下一步,市國資委要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向島內外一體化建設和打造“五個廈門”的重大建設項目集中,向關係廈門社會安全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推動國有資本向電子、機械、航運物流、旅遊會展、金融與商務、軟體與資訊服務等六大支柱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集中;要加強對企業投資管理,逐步引導減少房地産業中國有資産的比重。

  到十二五末,廈門市將基本實現在廈門城市建設、民生保障、海港空港、城市交通、旅遊文化、商貿流通、裝備製造、客車製造等行業以及新興産業上,至少有1-2家強勢的龍頭國有企業。

  “大集團整合”

  20家市屬國有企業重新整合成17家較大型的市直管國有企業

  廈門市堅定不移地推進實施“大集團”戰略,有效地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廈門市國資委稱,爭取在十二五時期,將原有20家市屬國有企業重新整合成17家較大型的市直管國有企業,其中建發、路橋、國貿控股、海翼等4家企業集團資産總額達到500億-1000億元;港務、象嶼、軌道交通等3家企業集團資産總額達到300億-500億元;航空港、特房、住宅、輕工、火炬、資訊、市政、公交、夏商、旅遊等10家企業集團資産總額達到100億-300億元。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培養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和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大集團、大公司,有10家企業進入中國企業綜合和製造業五百強。

  “大融入發展”

  鼓勵國企大力發展銀行、保險、信託、擔保、期貨、典當、證券、基金等金融産業

  廈門市國資委還要鼓勵有條件的國有企業結合企業實際,進行産融結合,進一步加大金融領域的拓展力度,大力發展銀行、保險、信託、擔保、期貨、典當、證券、基金等金融産業和業務,加快推進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建設,加強國有經濟對區域金融産業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此舉的目的是積極推動國企主動融入廈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大融入發展”。此外,廈門市國資委還要支援企業做好民生保障,發揮國有農副産品企業流通主渠道作用,確保穩定物價,促進就業。

  “大平臺建設”

  力爭十二五期間新增3-5家上市公司

  廈門市國資委還將提高國企資本運營能力,下一步,要加快國有資産的證券化。比如,市國資委將改革調整管理體制,突出上市公司地位,通過將優質資産或資源等注入上市公司,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上市公司;支援具備條件的企業儘快實現核心主營業務上市或集團整體上市,加快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新增3-5家上市公司,每戶市直管國有企業集團至少要有1家上市公司,市屬國有企業資産證券化率達到40%以上的目標;同時,還要加強産權交易平臺建設,在做好原有國有企業産權及使用權、股權託管、碳和排污權、行政和社會公共資源進場交易的基礎上,探索拓展文化産權、技術産權等進場交易。

  “大國資聯動”

  探索將非經營性國有資産納入監管範圍

  一個“大國資”工作格局正在努力構建,按照這個思路,廈門市國資委將積極推動尚未納入市國資委監管範圍的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産逐步納入市國資委的監管範圍,探索將非經營性國有資産納入監管範圍。

  在全國“大國資”框架下,廈門市國資委將積極對接央企和地方國企,在更大的空間和範圍內配置國有資産,積極探索實踐包括資産、資金、項目、人才、經驗、産品配套、銷售渠道、資訊等等各方面的、全方位的交流合作與資源共用,形成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合力發展良好局面。(記者 劉艷)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福建漳州與東盟貿易今年來增長近五成       福建創新集中審單模式 服務ECFA原産地簽證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