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發了《福建省2010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今年,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報銷額度再度提高,從去年的最高額度為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倍,提高至6倍。而新農合的住院封頂線從原來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6倍提高至8倍。此外,新農合還新增重大疾病住院大額醫療費用補充補償工作。住院補償額超過封頂線,還可按一定比例補償,最高支付限額20萬元。
此外,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新農合籌資水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其中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農民個人繳費提高到30元。
醫療救助範圍擴大
今年,我省將開展重大疾病救助試點。積極探索重大疾病救助、慈善援助新模式,多渠道籌集資金,選擇若干個療效好、預後佳、治療費用高的重大病種進行救助,降低個人醫藥費用負擔,防止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
醫療救助範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三無”人員、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重度殘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
今年,異地就醫結算範圍擴大。異地就醫結算的服務對象範圍從城鎮職工擴大到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對象。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對象也能異地就醫,及時結算。
可憑處方到藥店買基藥
今年,基層用藥目錄內的藥品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和新農合藥品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非基本藥物。全省所有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在全省30%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零差價,下半年進一步將實施範圍擴大到60%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所有實行藥品零差價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政府通過多渠道補助。
全省各類醫保定點的藥店配備基層用藥目錄內的藥品和執業藥師,允許患者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買藥物。
組建醫療集團探索公立醫院改革
《方案》要求今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突破。我省繼續推進廈門市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通過整合組建醫療集團,探索公立醫院服務體系、管理體制、補償機制、運作及監管體系等方面改革。
通過合理規劃,整合省會中心城市醫療資源配置,促進省屬醫院擴大優質醫療資源覆蓋面,打造若干個區域醫療聯合體。各設區市和較大的縣整合組建一個或多個由多家不同等級醫院組成的醫療集團,或由上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醫療聯合體。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鼓勵臺商投資我省的醫療服務業。
特需服務比例不超過10%今後,貴賓診室、貴賓病房規模要控制,以保證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方案》要求,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控制在全部醫療服務項目的10%以內。
在全省三級綜合醫院和部分專科醫院開展10個病種臨床路徑管理試點。探索醫療付費方式改革,開展老年性白內障、結節性甲狀腺腫、計劃性剖腹産3個病種付費試點。“按病種付費”是指患者符合某病種的臨床診療常規,從確診入院起,醫護人員按照臨床治療路徑進行診療。患者只需按照病種價格一次性交納醫療費用即可,多不退少不補,超支部分由醫院自己承擔。此外,我省要繼續落實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降低醫療服務成本。
今年將實施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今年,我省將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繼續實施結核病、艾滋病、職業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國家免疫規劃項目。完成第三針劑B型肝炎疫苗補種任務。對所有農村育齡婦女實行孕前和孕早期免費補服葉酸。對所有農村孕産婦住院分娩給予每人平均400元的補助。對35~59歲的農村婦女開展以防治宮頸癌、乳腺癌為重點的婦女病免費檢查。(記者 章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