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和重慶為核心的區域輻射示意圖
昨日,省發改委副主任鄭備透露,醞釀已久的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已于近日獲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
目前已上報國務院,等待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復,預計近期將會出臺。。
受該消息刺激,昨日川渝板塊早盤表現突出,其中四川成渝早盤最高漲幅達7.21%,四川路橋最大漲幅也達6.09%,渝開發最大漲幅達到5.72%。雖然這種強勢維持時間較短,收盤時漲幅均回落至5%以內。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消息尚未正式出臺,未來仍有望反覆活躍。
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破繭待出,但回顧它的獲批過程,用“好事多磨”一詞來形容,最合適不過。
規劃提出:四川15市+重慶31區縣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戴賓介紹,早在2003年,國家編制“十一五規劃”時,就提出了成渝經濟區的概念,但一直未能實施。
2007年4月,川渝兩省市聯合研究簽訂了《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如今一晃也是3年有餘。
今年年初,國務院開始著手研究制定具體的成渝經濟區區域發展規劃,先後3次召開了規劃編制會,並緊鑼密鼓地到四川和重慶兩地調研,進一步完善原有的《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初稿)》。
用戴賓的話講,成渝經濟區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如今破繭待出,應該算是眾望所歸了。
根據初步規劃,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將涵蓋四川15個市和重慶31個區縣,總面積20.61萬平方公里,人口9840.7萬,GDP總量1.58萬億元。
四川15個市分別為成都、德陽、綿陽、眉山、資陽、遂寧、樂山、雅安、自貢、瀘州、內江、南充、宜賓、達州和廣安。
重慶31個區縣除了包括萬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等23個區縣在內的1小時經濟圈外,還包含了渝東北的萬州、梁平、豐都、開縣、墊江、忠縣、雲陽和渝東南的石柱等8個區縣。
未來目標:“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這是當今中國無可爭議地三大增長極。但這三大增長極,無一例外地落戶東南沿海。在遼闊的西部,誰將承擔起“引擎”重任,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成渝經濟區呼之欲出。
按照規劃,未來的成渝經濟區將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增長極和經濟高地,國家重要的先進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和農産品基地,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內陸開放示範區和國家生態安全保障區。
在具體發展中,成渝經濟區的空間佈局將依託中心城市和長江黃金水道、主要陸路交通幹線,形成以重慶、成都為核心,沿江、沿線為發展帶的“雙核五帶”空間佈局。
省社科院研究員劉世慶曾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成渝地區將是西部最具全國性增長極條件的經濟區。“這裡自然環境優越,資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鎮密集,經濟密集,交通發達,許多指標都可與東部媲美。”
從未來發展來看,成渝經濟區將與沿海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長極呈東西犄角鼎立之勢。
加快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
關於成渝經濟區的規劃建設,社科院研究員劉世慶分析,“共建西部發展高地和開放高地,發揮成渝經濟區增長極的作用,關鍵是交通。”應大力開發成渝經濟區與國內各地、西部鄰國及泛亞鐵路之間的鐵路、高速公路、航空、航運、管道運輸等建設,使成渝經濟區成為我國通江、達海、越邊的樞紐,讓中國從西部走向世界。
戴賓認為,成渝經濟區首要的是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隨著城際鐵路開通形成同城化之後,市場要素會形成自由流動,真正促進合作互贏。
戴賓認為,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概念提出很早,但起步較晚。規劃出臺後,如何加快實施這一戰略,讓成渝兩地的老百姓真正享受成渝經濟區帶來的優勢和好處才是關鍵。“成渝經濟區打造成功後,將促進成渝兩地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快速發展,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經濟區帶來的方便與好處。” 華西都市報記者牛莉
專家熱議
更多國內外産業將涌向成渝經濟區
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的消息,引發川內專家學者的熱議。
為成渝“十二五”發展規劃藍圖
“規劃的最終出臺,對成渝經濟區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省政協委員、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教授王新前聽到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成渝經濟區規劃的消息後,十分高興。王新前認為,成渝經濟區的最終實現,對區域的産業佈局、産業鏈配套、交通發展、中間地帶的二級城市發展都將起到無法估計的帶動作用。
四川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崔廣義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是我國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做出的又一個重大決策。作為中西部地區發展條件最好的區域,成渝經濟區被定位為全國重要的增長極,它的建立將極大地促進成渝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成渝地區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規劃出了一幅美好前景。
國內外産業流向更多將涌向成渝經濟區
“中央對區域的財稅、産業等方面肯定會有配套的政策支援。”王新前説,成渝經濟區的産業布
局、産業發展,今後就上升到國家層面,勢必會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國內外的大企業在産業轉移佈局時,肯定會更多涌向成渝經濟區,提升區域産業的規模和品質,更多高端的産業肯定會在區域落戶發展,促使區域內産業調整,市場要素也會形成自由流動,最終達到川渝兩地合作互贏。
二級城市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川渝自“分家”後,成都和重慶兩個特大城市的中間地帶的發展就受到了一些制約,成為區域經濟的“塌陷地帶”。王新前説,成渝經濟區規劃最終出臺後,成都和重慶兩個特大城市之間的二級城市發展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區域在産業佈局、産業鏈條發展等方面,將作為一個整體發展,中間地帶的二級城市在産業佈局、産業提檔升級等方面,資源分配將趨於合理。
崔廣義也表示,成渝經濟區的獲批對川內二級城市以及重慶區縣市也是一個好消息,川渝兩地出現的“一城獨大”現象將得到改變,二級城市將在成渝經濟區的發展獲得極大發展空間,改變川渝中間地帶的二級城市發展滯後的現象。(華西都市報記者 姚長壽 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