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眾所週知,要解決民生問題,除卻著重基礎設施建設等長遠問題以及基礎性問題外,還要突出醫療、教育、住房等直接與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關鍵問題。“中央的這一工作思路,也為下一步大面積的對口援疆工作,以及重點等指明瞭方向。”汪玉凱如此評價。
基建生態緊隨其後
民生作為首要任務被確定後,新疆新政11大任務中,緊隨其後的是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與本地特色産業發展任務。宏源證券最新研究報告認為,新疆是政策規劃下的西部經濟增長極,短期支援強度最大的是基建投資,重點是推動新疆的本地資源優勢轉化實現長期跨越式增長。
宏源證券認為,政策援疆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政府援疆,第二階段是央企援疆。政府援疆的重點在於改善民生,央企援疆則是通過一些大項目支援新疆發展,即新疆的資源轉化的大企業大集團戰略。
儘管央企可能在後一階段,但動作並不慢。據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日前表示,中石油將加快石油戰略儲備和西部戰略通道建設。包括建設中亞天然氣管道二期等天然氣管道項目,配套完善中哈原油管道工程,把新疆煤制氣和中亞及俄羅斯等油氣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
對此,新疆東西部經濟研究院院長唐立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新疆發展要對其産業結構進行適當調整。他表示,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新疆的勞動力,由於他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很難適應現代化工廠生産方式,因此造成“産業結構、空間結構、人力結構”三個結構的失衡,農牧民轉化為産業工人較為困難。他建議對新疆的産業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可以發揮維吾爾族及其他民族能歌善舞特點,發展文化服務業,培養演員、導遊等職業;可以依託進出口加工業,發展相關的翻譯、報關、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使他們成為向西市場進出口就業的主力軍。(記者 孫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