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廣州鐵路部門了解到,近三年來,武廣、廣深、廣珠城際三條高鐵相繼開通運營,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成為拉動廣州新型城市化建設的火車頭。
打造廣南新城
武廣高鐵打通了廣州與“兩湖”高鐵通道,使廣州市民北上湘鄂旅行時間縮短到3個半小時以內。廣深高鐵則在廣州與深圳之間形成了一條新的鐵路交通大動脈,進一步方便了廣州和深莞地區旅客出行。廣珠城際鐵路在廣州與珠海之間形成了一條黃金交通要道,使佛山、中山、江門、珠海4市與省城的聯繫更加密切。
武廣、廣深、廣珠城際三條高鐵的開通,大大提升了廣州市鐵路運輸能力,加速了人員流動。鐵路部門數據顯示:武廣高鐵開通之前,廣州市各大火車站日均發送旅客約15.6萬人次;而開通後,各大火車站日均發送旅客達26萬人次,漲幅達40%。廣州南站開通至今已運客逾3500萬人次,目前該站每日到發旅客達12萬人次左右。
高鐵帶來的密集客流,大大提升了廣州作為中心城市的經濟輻射力,也使得廣州城市的副中心不斷向廣州南站傾斜。目前,以廣州南站為中心的南站新城已初具雛形,已吸納千億資金投入周邊相關産業發展。新城規劃面積約310平方公里,覆蓋廣州、佛山、順德,從最初的交通樞紐定位升級為廣佛都市新城、穗港澳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
“廣州市已將南站新城規劃列入五大廣佛同城先行地區之一,我們還將其規劃定位為城市次級公共中心,培育輻射珠三角的商務商貿中心,生態型現代化新住區,集出行購物、文化娛樂、居住有機互補的複合空間體。”廣州市規劃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強力拉動內需
高鐵日益快速的發展,為廣州新型城市化建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各項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對拉動珠三角特別是廣州投資和內需的作用十分明顯。
高鐵不僅在沿線串起了一條資金流動、産業轉移的“高鐵經濟帶”,而且在自身發展中催生出一條集研發力量和製造力量于一體、頗具潛力的“高鐵産業鏈”。資料顯示,新一代高速列車零部件數量達到10萬多個,獨立成子系統的有260余個,生産這些零部件涉及的核心層企業近100家,緊密層企業達500余家。
高鐵配套設施是這個龐大高鐵産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高鐵配套設施建設在廣州市正朝産業集聚式發展。
花都區是廣東大功率機車維修基地所在地。廣州市花都區相關負責人認為,“機車修造基地集中體現了先進製造業的各種要素,不僅自身年産值高,而且可以拉動産業鏈3至5倍的産值規模。我們正以打造華南最大的機車修造基地為目標,力求在項目周邊儘快聚集裝備製造業新的産業群。”
作為全國鐵路四大客專維修基地之一的廣州客專維修基地(大機段)、全國四大動車組檢修基地之一的廣州動車基地(動車段)均于2010年底在廣州市番禺區落戶使用。前者負責高鐵線路高級修;後者是高鐵重要配套項目,檢修範圍重點輻射華南及珠江三角地區,覆蓋京廣高鐵南段、廣珠城際鐵路和沿海鐵路快速通道。
目前,正全力推進的貴廣、南廣等新線建設,大量採用冶金、機械、建築、橡膠、電力、資訊、電腦、精密儀器等高新技術産品,對廣州市相關産業的發展也有強勁的帶動作用。
推動旅遊發展
高鐵投入運營,給廣州市旅遊市場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將粵湘鄂跨省遊變成了1至3天的短線遊。各種形式的“高鐵旅遊聯盟”推動了高鐵沿線的旅遊深度開發。
在廣州,“乘高鐵到武漢賞花、到武當山觀光”、“乘高鐵到湖南看名山、品湘菜”成為最受遊客歡迎的旅遊線路。
在湖南、湖北,“乘高鐵到廣州遊海心沙、逛長隆遊樂園”也逐漸成為最熱門的旅游去向。
可以説,高鐵的開通,催生了廣州與沿線景區路線一體化,不僅實現了廣州與沿線地區旅遊線路的多元發展,而且還改變了原有的交通流向格局,為旅遊資源整合、共創繁榮送來了東風。據統計,高鐵開通後,廣州到武漢、長沙等地的遊客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