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食品“五小”行業整規顯成效

時間:2012-05-10 14:32   來源:中國網

  近日,位于杭州市長板巷的“重慶麻辣燙”終于成了證照齊全的小餐飲店“正規軍”。店主告訴記者,原先他的小攤無證無照,經常東躲西藏、提心吊膽。“現在政府部門不僅幫忙辦齊全了證照,還給免了頭兩年房租。”

  這是浙江省食品“五小”行業整頓規范工作進程中的一個縮影。遍布農村及城鄉接合部的小作坊、小食雜店、小超市、小餐飲店、小食堂等“五小”行業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但這些店往往以“夫妻店”、“父子店”的形式運作,難以規范管理。2008年,浙江省啟動“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和規范工作,其中,對食品“五小”行業整頓規范的范圍做了進一步細化。

  小餐飲店是食品“五小”整頓規范中的重要一“小”。從整頓規范行動一開始,相關部門就制定“小餐飲整規基本標準規范”和不同類型的“小餐飲整規示范店”標準,提出“四化”管理模式,即強化衛生設施規范化、倡導衛生管理“五常化”、促進餐具消毒集中化、推進衛生信息可視化。經過三年的時間,全省小餐飲店規范率達到了99.37%。

  整治效果在傳統食品行業的食品加工小作坊里更為明顯。前些年,浙江遂昌縣的烤番薯幹生產企業規模小、分布散、管理亂,不少小作坊在加工過程中使用的都是含硫的普通煤炭,產品質量很難保證。經過探索,遂昌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推行了“專業合作社+社員(農戶)+基地”的經營管理模式,引導農民標準化生產,統一品牌經營、拓展市場。如今,當地的“無污染烤薯幹”已成功打進蘇浙滬市場,在超市里的售價甚至逼近洋薯片的價格。

  “通過規范整治,這些小行業不僅給百姓民生提供了方便,也獲得了自身的產業提升。”浙江省質量監督局副局長李會光介紹。截至2011年底,包括小作坊、小食雜店、小超市、小餐飲店、小食堂在內的47.74萬家“十小”經營單位中,99.6%達到了標準規范。為了防止反彈,目前,浙江省已通過開展“百鎮百街”創先示范活動,三年之內隨時接受復評,以探索整規工作長效機制。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