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字號:
特別策劃:海峽兩岸茶葉交流合作涌向高潮

  時間:2007-11-21 11:12    來源:     
 
 

首屆海峽兩岸茶博會泉州舉行

海峽兩岸茶博會簽約41億 利用臺資三億美元

  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舉行,首屆茶博會茶業投資和訂貨合同簽約總金額達四十一點一九億元人民幣,利用臺資三億美元。

  首屆茶博會共有近四百家企業、二百一十四個項目參加簽約,茶業投資和訂貨合同簽約總金額達四十一點一九億元人民幣,利用臺資三億美元,其中茶業投資項目一百零九個,總投資額十六點三九億元人民幣,利用臺資(外資)九千五百七十萬美元;茶葉産業訂貨合同九十八個,購銷金額九億余元人民幣;涉臺農業投資項目七個,總投資額十五點七八億元人民幣,利用臺資(外資)二億余美元 >>>

島  內

大  陸

島內茶業市場萎縮

  1990年臺灣35歲以下人口,喝茶的達78%,而2006年已降至45%,銳減之大令茶商們痛心。茶葉價格偏低,使茶商對臺灣茶業前景十分憂慮。上等級的臺灣名茶在臺只售相當於人民幣500元一斤的價格……

臺灣茶葉將直銷大陸 吸引逾30%茶商投資

  “農委會”制茶工業行業工會負責人陳誠表示,繼臺灣水果直銷大陸後,茶葉直銷大陸可望今年底或明年初實施,屆時,將吸引逾30%臺灣茶商赴大陸投資……

茶博會:兩岸交流合作的盛會

  “臺灣有句廣告語叫‘喝了再説。’親朋好友見面,先坐下來喝一泡烏龍茶再説。我們常從金門到廈門,一上岸,來接待的廈門朋友也會説:‘走,先去喝杯茶’。這一喝,就拉近了距離,喝出了感情,喝出了和氣……”     【全文
 
兩岸茶同根同源 臺灣茶界看好大陸茶市場 

  “兩岸茶同根同源,臺灣的高山茶、烏龍茶,根在大陸。兩岸茶業共拓國際市場,可以實現兩岸雙贏。”臺灣陸羽茶藝中心的蔡榮章總經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祖國大陸已對臺灣的茶葉開放市場,希望臺灣方面也可以早日放開大陸茶葉進入臺灣市場。他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茶博會能辦到寶島臺灣去……  【全文

臺商種茶臺農創業園 漳平成農業合作茶葉基地

    因為臺商臺農紛至遝來、種茶産茶,早在元代就已開始種茶並作為國家歷史名茶、世界獨一無二緊壓烏龍茶産地的福建漳平市,現已成為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最大的茶葉基地…… 【全文

種植"臺式茶" 阿里山農民走入漳平愛上創業 

  永福鎮位於漳平市西南部,是福建省最南端的高山盆地,四週群山環抱,四季如春,氣候地理條件和臺灣阿里山極其相似,這裡有一個海峽兩岸合作的最大的茶葉生産基地,盛産與阿里山高山茶相媲美的永福高山茶。漳平市臺商聯誼會秘書長蔡尚道先生告訴記者,這裡出産的永福高山茶是一種臺式茶。所謂臺式茶,就是在大陸引種臺灣優良茶樹品種、採用臺灣加工技術生産的茶葉…… 【全文

臺灣省農會總幹事:"茶博會是個好平臺"   
  
  談到茶博會,張永成説,福建是茶葉大省,尤其是泉州,是鐵觀音的故鄉,在這裡辦茶博會,對於進一步推廣福建的茶葉,非常有意義,希望博覽會能年年舉辦下去。在泉州展覽城展廳內,匯聚了我省及全國各茶葉主産區的客商,張永成一邊參觀一邊點頭:“沒想到首屆博覽會就吸引了這麼多參展企業,真是了不得!” …… 【全文

臺灣人張裕源:我是“臺灣第一好茶”亞軍

  “在臺灣,農民的研發和創新,往往走在了政府前面,更跟得上市場。這次組織參展,就是為了用臺灣茶測試一下大陸市場,看是不是符合大陸的口感和需要…… 【全文

臺灣省茶葉産銷簡況

 茶史:據史書記載,臺灣省三百年前發現野生茶樹,但臺灣的茶樹品種、栽培、製造技術的發展,與野生茶樹並無關聯。現今的茶樹品種、栽培和製造技術是二百餘年前,福建先民從武夷山引入,後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進和發展而成。
 茶區:臺灣全省分有北部、桃竹苗、中南部、東部、高山五大茶區。現有茶園21554hm2,年産茶約2.1萬t。北部茶區,茶園約4000余hm2。桃竹苗茶區,茶園約5300hm2。中南部茶區,茶園約1000hm2,東部茶區,茶園約1260hm2,高山茶區:是指臺灣省各産茶區內,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的地區,如阿里山、玉山、雪山、中央山脈和臺東山脈。 
 品種:目前臺灣省種植較多,品質較優的茶樹品種有:青心烏龍、青心大方、硬枝紅心、四季青、青心柑子、鐵觀音、武夷、阿薩姆、臺茶7號、8號、12號、17號等14個品種。
 栽培:臺灣茶園以無性係優良品種為主,每666.7hm2種植茶苗約1.2萬株。肥料為複合肥,N:P:K比例為10:5:2。年施肥三次,春季施總量的1/2,夏秋各施1/4。年採五季茶,分春茶、夏茶、六月白、秋茶、冬茶。以春茶、冬茶品質最佳。提倡茶園道路種草,防止水土流失;性引誘劑滅殺卷葉蛾應用面積較廣,約1200hm2;茶園開墾、管理、採摘、修剪等已趨於機械化。 
 茶類:臺灣省茶葉分為綠茶、烏龍茶、紅茶和包種茶五類。綠茶品種為炒青、珠茶、龍井、煎茶、花茶;烏龍茶有白毫烏龍、文山包種、凍頂烏龍、鐵觀音。但近年來流行飲用包種茶與烏龍茶。
 産銷:70年代以生産外銷炒青綠茶為主,外銷量約佔總産量的80%;80年代後,臺灣工商業經濟迅速發展,生産成本上漲,外銷競爭能力削弱。相反,由於島內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對茶葉保健功能認識增強,每人年均消費量由1971年的0.27kg上升到1995年的1.21kg,內銷量大增,約佔總産量的80%以上。年出口茶葉約3000余t,進口茶葉約8000余t。
 包裝:為促使茶葉品質均一化和茶葉價格的合理化,臺茶實施嚴格的分級包裝,以促銷茶葉及穩定茶葉市場。如臺北縣文山茶將茶葉包裝分為梅、蘭、竹、菊等級別並分別訂立銷售價格;南投縣將茶葉分級以後梅花之朵數代表品級,以五梅花為最高品級;又如桃園縣龍泉茶是以一條龍、二條龍、三條龍來表示茶葉品質等等。茶葉經分級包裝後銷售,頗受消費者歡迎,促進銷量逐年提高。
 茶製品:臺灣茶葉開發製品,食用的有茶粉、罐裝飲料、速溶茶、茶果凍、餅茶、果茶、茶糖、茶葉菜、茶雞尾酒;日用的有茶枕、抗氧化劑、除自劑、茶香皂、茶牙膏等。
 茶藝館:臺灣茶藝館各具特色,有古曲型式、庭院式、現代休閒式等。古典式:一派古色古香,茶桌、茶几、木椅均為中國傳統風格,傢具考究,典雅清靜,品茗休閒。庭院式:中國江南庭院風格,院中小橋流水,翠竹倒影,魚兒戲水,品茗觀景,談天論道,仿佛居於田園風光之中。休閒式:屬現代派,是工作之餘,喝茶、讀書、看報的好去處。
 社團組織:臺灣省有一個以普及飲茶為目的的民間社會推廣體系。全省性的社團組織有陸羽茶藝中心,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泡茶師聯會,中華茶藝聯誼總會以及縣茶友會,茶教室等。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