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字號:
我國農業保險即將迎來新一輪“擴面”

  時間:2008-04-09 10:16    來源:新華網     
 
    稱作農民“保護傘”的農業保險,在我國將迎來新一輪“擴面”及發展高峰期。記者7日從中國保監會獲悉,保險業積極落實今年中央財政各項保費補貼政策,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擴大農險覆蓋面,充分發揮農險在農業抗災減災及災後恢復重建中的作用,以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産穩定發展。

  農業保險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援,2007年是我國農險取得實質性突破的一年。去年,中央財政首次列支21.5億元預算額度在6個省份開展了大豆、玉米、小麥、水稻、棉花5個種植業保險品種的保費補貼試點,並在全國範圍啟動了能繁母豬保險的補貼試點。

  目前,6個試點省份農作物承保面積已近1.5億畝,佔到其播種面積的40%-50%,全國能繁母豬已承保3700多萬頭,覆蓋面超過80%。今年初突發雨雪冰凍災害,受災地區已開展的農險試點在轉移農業風險、減輕政府負擔方面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最近,財政部下發了《中央財政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和《中央財政養殖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

  保監會財産保險監管部副主任董波告訴記者,根據這兩個辦法,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品種將由去年的5種增加為今年的7種(新增了花生和油菜),中央財政提供保費補貼的比例也將由25%提高到35%,同時,試點區域將由6省份擴大到全國主要糧食主産區;養殖業保險保費補貼品種除了能繁母豬外,還將新增奶牛保險,目標區域是全國産奶大省。

  7日,保監會正式向相關保險機構下發了《關於做好2008年農業保險工作保障農業和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表示,要圍繞承保品種、承保區域和保險責任等方面,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援、市場運作、農民自願”的工作原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財政安排的保費補貼規模、做好協調地方財政配套補貼,實現進一步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的工作目標。

  該《指導意見》要求,各保險公司要深入研究農民需求,開發適合農業和糧食生産的保險産品,使保險責任範圍涵蓋農業和糧食生産的全過程。保監會同時也要加強農業保險産品管理。對中央財政支援的農險産品,由各保險公司總公司向保監會備案;各地方政府支援的農險産品,經各保險公司總公司同意後,由當地省級分支機構向當地保監局備案。保監會和各保監局在産品備案時,要依據“保障適度、保費低廉、保單通俗”的原則,著重從條款是否通俗易懂、責任是否清晰明瞭,是否充分保障了農民的權益以及費率厘定的數據是否充分、方法是否科學等方面進行備案審查。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農業保險要單獨核算,通過單獨核算,真實反映各類農險品種的經營成果和損失賠付情況,以助於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農業風險狀況,及時調整農險相關政策。

  《指導意見》強調,各保監局要加強農業保險的市場行為監管,凡涉及農險的信訪投訴要做到每件有落實。

  據董波介紹,目前我國農業保險服務網路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中國人保、中華聯合2家全國性保險公司,黑龍江陽光、吉林安華、上海安信和安徽國元4家專業性農險公司為主體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體系;探索了政府與保險公司共擔風險的聯辦模式,政府承擔風險、保險公司代為經營的代辦模式和政府政策支援下的保險公司自營等多種農險經營模式。

      而為迎接農險工作的進一步“擴面”,僅中國人保一家去年就投入了2億元資金用於涉農網路建設。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