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字號:
海峽西岸臺資農業茁壯成長 二十載量變到質變

  時間:2008-02-18 10: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記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上)

漳浦農民創業園一角

  一水之隔的臺灣與福建,註定緊密相聯。在兩岸交流大門尚未開啟之前,就有臺灣農民到福建試水。近20年來,福建更成為臺農最常履及之地。在臺灣海峽西岸,在這塊同方言、同風俗、同飲食的熟悉之鄉,很多臺資農業企業茁壯成長。

  “福建有個阿里山”

  1996年,臺商謝東慶拿著地圖來到福建,想找個和阿里山同緯度的地方種高山茶。最後,他在龍岩的漳平市永福鎮創辦了臺品茶業有限公司。自此,30多位臺商陸陸續續來到永福種茶,永福也得了個綽號“福建的阿里山”。

  “永福從沒有招過商,都是臺商帶臺商。”漳平市副市長李達武説。在永福,可以聽到很多這樣的故事──2000年,臺商林先生到大陸旅遊,在飛機上遇到謝東慶,聽説他在永福種茶,立刻丟下後面的行程來到永福,開辦了勇福茶葉有限公司。同樣,在永福種茶的楊先生經金門回臺灣,在碼頭上,與一位素不相識的乘客攀談起來,不久,這位乘客就介紹親戚陳先生來到永福。陳先生説,起初只想投資100萬元人民幣,“現在100萬元美金都不止了。”

  “永福的土很粘,”楊先生説,“投資的30多個臺商,沒有一個離開。”

  “這裡平均海拔750米左右,日夜溫差大,而且,一直以農業為主,沒有工業污染,種出的茶葉品質很好。”謝東慶用臺灣的管理方式,把茶樹矮化,品種從早期的“矮腳烏龍”改良為“軟枝烏龍”。2000年投産後,謝東慶把永福高山茶帶回臺灣請朋友品嘗,獲得一片讚許聲。如今,臺商已建立了3個高山茶基地,總面積1000多畝;開辦了兩個現代化茶葉加工廠,年産茶葉6萬多公斤,産值1800多萬元。

  “這邊土地廣闊,地價低廉,在臺灣要找上千畝成片的土地很難。”最大的臺資企業鴻鼎在永福種了2870畝的茶田,並投建了一個5700多平方米的制茶廠。

  永福的土粘,也粘在當地政府的服務上。漳平市政府推出的“保姆式服務”,每個項目有專人負責,協助辦理各種手續,還設立了“涉外(臺)行政服務指導站”,成立了大陸首家臺商維權審判合議庭,為涉臺案件開闢綠色通道。為了讓永福高山茶闖出名氣,2007年11月,漳平市政府出馬聯繫,十幾位種茶臺商聯手到北京辦了茶展。

  農業合作的“理想之地”

  臺商林裕勝1992年到福州投資中成藥加工業,2001年擴大經營,在海峽兩岸福州農業合作試驗區,開發了3500畝的中草藥種植基地,“最初設想整個基地分三年建設完成,結果兩年時間就全部開發起來。因為政府對道路硬化、水利設施等建設都到位了,包括道路兩旁種了5萬棵綠化樹,節省了我們的時間……”

  “原來辦理‘瀕危植物證’,要用1個月時間,現在三四天就可以了。”漳州鎮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唐維表示,這家經營蝴蝶蘭種苗的公司2001年以50萬美元起家,幾年間,種植基地已從2000平方米擴展到1萬平方米。

  從臺商口中,可以聽到很多關於合作試驗區、農民創業園的成長點滴。

  1997年7月成立的海峽兩岸福州農業合作試驗區,是全國首批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基地,到目前為止已吸引臺資項目435個,總投資6.1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3.4億美元。2006年4月正式成立的漳浦農民創業園,目前已有64家企業進駐。為了形成群聚效應,規劃3萬畝的創業園,除了設立科技服務中心、創業孵化中心兩個中心,還規劃了花卉産業區、果蔬産業區、茶葉産業區、漁業産業區、農副産品加工區、農畜産品加工區六個區,最近還準備請專業人員來為創業園進行産業規劃,劃分技術培養基地、産品展示區等。管委會副主任王建文説,創業園還成立了“臺農之家”,協助臺農聯絡感情、解決問題,總之,希望創業園“成為臺農創業的理想之地”。

  二十載量變到質變

  1992年,在臺灣投資失敗的李瑞河,到福建漳浦創辦了天福集團。十幾年後,天福集團已成長為一個集生産、加工、銷售茶葉為一體,在大陸設有700多個直行銷售店的大型企業集團。天福集團是閩臺農業合作二十載的縮影。

  閩臺農業合作20餘年,到福建投資的臺資農業企業悄悄發生變化──從初級農産品的小規模種植單一業務,向資金、技術、經營管理等五臟俱全轉變;從種養等第一産業,向農産品加工、行銷及休閒農業等第二、三産業發展,並逐漸拓展到農業科教合作、農業經營管理等領域;産業形式也從單兵作戰,向整體配套發展,如漳州市角美農産品加工合作區,一批臺資食品加工企業落戶後,馬口鐵、福貞制罐、日茂塑膠等食品加工上、下游關聯企業也隨後跟進;同類企業也呈現區域化發展,形成了一批産業集中區,如龍海漁業合作密集區、仙遊縣的甜柿種植基地、清流縣的蜜雪梨生産基地等。

  這些發展的背後,是支援閩臺農業合作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大部分臺資農業企業經營效益較好,讓臺商投資信心增強。截至2007年上半年,福建累計批辦農業臺資項目1957個,合同利用臺資24.8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4.3億美元,佔整個大陸農業利用臺資的1/3。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福建新批臺資農業企業70多家,合同利用臺資突破9000萬美元。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