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資伸入大陸北方縣城 磁縣顯“磁吸”效應

時間:2010-10-29 10:5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珠三角和長三角日趨飽和,大陸臺資北上、西進的前景如何?事實證明,只要有識珠慧眼,環渤海和內陸完全可以挑出大把潛力地區。

  今天,臺資敏銳的觸角已伸入大陸北方縣城。臺資遷徙大潮中,一些有備而來的縣城躍上浪尖,河北省邯鄲市的磁縣,就是個中典範。

  2007年以來,已經有70多批300家臺資企業到磁縣考察,其中包括臺鹽、“中鋼”、幸福等島內大型企業,以及青年創業總會、中華兩岸中小企業協進會等團體,還有深圳、重慶、桂林等大城市的臺商協會會長。

  8月底,首屆“兩岸中小企業發展論壇”在磁縣閉幕,臺商雲集,磁縣再次成為臺資目光的一個聚焦點。此次會議,磁縣村鎮銀行、薰衣草公園、農業科技産業創意園、鳳凰山溢泉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等16個項目簽約,總額達59.1億元人民幣。

  國際經濟慘澹,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生産成本日漸升高,臺資轉戰北方與內陸城市,降低成本的同時瞄準大陸內需市場,這是磁縣脫穎而出的大背景。到過磁縣的許多人問道,磁縣獨具“磁力”的奧秘何在?

  中原地區的優勢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步凸顯,磁縣的成功,來自多方面的軟硬綜合實力。

  看地理,“控燕遮魏、跨晉攝魯”,磁縣地處晉冀魯豫四省通衢,要衝之地。與周邊4個省會城市均在200公里以內,從縣城到邯鄲機場只需20分鐘,坐動車到京城只需3小時,京廣高鐵一旦建成,去北京將只需90分鐘。距離最近的渤海出海口,也只需5小時路程。

  看“水土”,磁縣坐擁10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三分丘陵,七分平原,堪稱沃野千里;西靠太行,漳河、滏陽河、牤牛河穿城而過,是華北少有的多水城市。記者10月份在磁縣採訪,沿路一片蔥蘢,有置身江南之感。

  説人文,更是磁縣長項。春秋時屬晉,戰國時歸趙,秦屬邯鄲郡,古殷都、趙都、鄴都文化交匯之所,磁縣人文底蘊之深厚,當地用“一步三千年”來形容。難能可貴的是,磁縣人以歷史為傲,深知文化價值所在。與磁縣官員對話,常驚異於對方的引經據典和風雅談吐。磁州窯博物館中擺放著歷代磁州窯精品;磁州窯文化創意園和北朝歷史文化産業園剛開工;舊石器遺址,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和商代、戰國的文化遺址得到精心保護。

  臺灣知名陶瓷企業法蘭瓷日前赴磁縣考察,透露投資意願。自北齊、隋唐以降,歷五代、宋元,磁縣的磁州窯燒制的瓷器,以黑底白花的獨特式樣聞名於世。磁縣出産優質的耐火粘土,也盛産手藝世代相傳的瓷器匠人,臺商青睞理所當然。

  城市的整體規劃、市政建設是企業投資考慮重點,磁縣在這方面依然有優勢。“雖然是一個縣,但他們用建設一座中心城市的理念規劃一個城市的未來,這種氣度是我沒見過的。”前來考察的臺灣交通大學教授徐作聖説。

  磁縣縣委書記李德進介紹,縣城規劃經清華大學和同濟大學兩套國內頂尖團隊打造而成。記者在磁縣所見,道路、高架橋、賓館、民居、別墅群、休閒場所、文化園區和綠地的配合穿插,依章循法,比起大都市,反有後發優勢;磁縣著力打造中原“生態花園”,漳河生態科技園區擁有5000畝的濕地景觀,澳大利亞澳成集團投資20億元人民幣建的五星級溫泉城、36洞高爾夫項目已經開工;為臺商提供休閒服務的體育公園和“臺灣風情園”項目也在推進。

  政策環境如何?李德進説,磁縣的優勢在於“最低政務成本”,政府淘汰了吃閒飯的冗員,嚴格控制財務負擔。另一個優勢是“依法辦事”,如李德進所説:“臺商希望認真、嚴謹地依照法律、政策辦事,磁縣與臺商合作的起點就是依法辦事。”

  65萬人口的磁縣,去年財政收入達到16.7億元人民幣,今年有望突破20億元。縣政府正在努力打造總投資400億元的煤化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文化旅遊、現代服務五大園區。“中原經濟基礎良好,但國有成分比重過大,這就在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做大第三産業、輕工業、服務業、現代製造業、文化産業的發展上有迫切要求,而這些方面正是臺資企業的優勢所在。”李德進説,這是臺資與磁縣相互吸引的深層原因所在。

  磁縣“磁吸”臺資成功,是臺資第三波遷徙大潮中的新動向。這意味著大陸城市化進程的成功,也意味著臺資在大陸腹地尋找新空間的無限可能。(記者 王平)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