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德1月3日電 (林翠慧 李松)3日在此間召開的福建省寧德市政協三屆一次會議上,有政協委員表示,寧臺文化交流還是一塊“短板”,應充分發揮獨有的寧臺文化優勢,實施硬體不足軟體補戰略,增強寧臺的全方位合作,推進環三都澳區域發展戰略。
福建寧德與臺灣隔海相望,一衣帶水。早在嘉慶十年,蔡索渡海到臺灣,帶去的福建人中大多係閩東人。改革開放以來,寧德對臺經濟社會文化交往日趨發展。
據介紹,2010年來,兩批寧德霞浦籍葉氏臺胞已組團回鄉聯誼。10多年來,來寧德進行文化交流、尋親祭祖、旅遊觀光的臺胞達15萬多人。甘國寶、陳靖姑信俗等已成為兩岸交流的文化品牌。古田臨水宮、霞浦松山媽祖行宮、竹江天后宮,每年吸引不少臺胞跨海而來祭拜行禮。
“寧德的對臺經濟社會文化交往日趨發展,但客觀地説,過去一個時期,寧德對臺交往的方向還主要放在經濟交往和宗親交流上,文化交往還是一塊‘短板’。”寧德市政協委員陳海玲指出,寧德應在把加強寧臺文化交流和發展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從資金投入、人員配備和硬體建設等方面予以高度關注和支援。
這位委員也提出,圍繞寧德對臺文化底蘊,創作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對臺文化精品力作,進行旅遊産品包裝推介,形成品牌效應,提升寧德在臺知名度,促進寧臺交流。
基於寧臺文化交流多處於民間交往狀態的情況下,陳海玲表示,需要各級各有關部門為之創造各種有利環境和平臺,鼓勵支援民間力量上島編修對接族譜,提供宗親交流條件,適當支援臺胞回閩東建宗祠、回鄉尋根謁祖;積極推進兩岸文化研討和成果巡迴展覽,積極開展姓氏文化交流活動,增進兩地人民的互動與認同,推動兩岸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在推進環三都澳區域建設進程中,陳海玲認為,可注重寧臺文化産業建設和市場化轉型升級,支援和鼓勵臺商和寧德經濟實體,參加投資旅遊文化産業和文化産業園區建設,發展具有寧臺文化特色的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産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