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經濟風暴 加速建構兩岸經濟命運共同體

時間:2011-12-07 09:51   來源:華夏經緯網

  歐債危機及醞釀中的全球經濟風暴,對臺灣和大陸經濟的衝擊日益嚴峻,兩岸當局也已各自採取因應措施希望緩和衝擊。兩岸經濟關係日益緊密,若能進一步建立命運共同體認知,攜手共抗全球經濟風暴,不僅可體現兩岸經濟的互利共生,亦有助於兩岸關係全面的提升,有利兩岸和平發展大局。

  金融海嘯後,大陸經濟一直維持9至10%的高成長,因而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推手,但近來大陸經濟正面臨失速風險,“硬著陸”可能性大幅升高。今年第3季大陸經濟增長僅9.1%,較上季大幅滑落0.4個百分點;出口增速亦大幅減緩,至11月已降至10%,凈出口對國內生産毛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降至零;內需市場也由熱轉冷,大陸官方公佈11月製造業經理人採構指數(PMI)降至49,首度跌破50的景氣榮枯分界點。更令人關切的警訊是金融面的變化,近年涌進大陸的熱錢近月已有撤離跡象,房市、地方債及民間借貸三大泡沫已進入崩解階段,對經濟的強大后座力將逐漸顯現。

  大陸經濟情勢顯示中國經濟尚未能與美、歐經濟脫鉤,面臨全球經濟明年可能陷入二次衰退,北京面對的首要問題已從“控物價”轉為“保增長”,上周人民銀行3年來首度調降存準率,貨幣改策已明顯從預調、微調轉向寬鬆,如果物價及房價進一步下滑,宏觀調控的全面轉向已可預期。

  相對上,臺灣地區經濟對出口的依賴比大陸更深,受國際景氣影響也更大,第3季經濟成長率降至3.42%,出口增速大幅放緩至11.62%,以新台幣計價僅1.05%;內需更迅速降溫,民間固定投資負成長11.9%;民間消費雖仍有3.14%的成長,但受最近經濟及股市不振的影響,民間消費增長已有滑落趨勢,明年經濟成長率“保4”並不樂觀。在選舉壓力下,馬當局已推出經濟景氣因應方案,但因可用的政策工具受到很大限制,預期效果相當有限。

  兩岸日益密切的産業分工,造成臺灣和大陸對外貿易及經濟增長間的高度連動性。日前《紐約時報》一篇有關“中國出口警訊”的報導指出,大陸製造業今年出口年增率僅16%,是去年同期34%的一半,因大陸向亞洲各國採購本身無法製造的零組件、原材料及機械設備,形成供應鏈關係,讓各國也更依賴中國市場。大陸出口警訊對亞洲出口國是一項凶兆。

  臺灣地區對大陸及香港出口占總出口高達4成,其中又以資通訊等高科技産業零組件及相關設備佔多數,在大陸加工後再出口,因而受歐美景氣的影響也最大。10月臺灣對大陸出口增長率僅8.5%,低於韓國的20.9%及日本的8.8%,顯示臺灣産品在大陸市場日趨不利的地位。

  面對新一波經濟風暴及歐美可能陷入“失落十年”,兩岸要有經濟共同體的認知,才能在長期調整過程中相互扶持,共創經濟願景。在對外貿易方面,臺灣地區和大陸均有向外開拓新市場的共同需求,若截長補短,相互合作,將可發揮最大綜效。最重要的是,兩岸應共同開展自由貿易,加速區域經濟整合。儘速落實推動ECFA後續協商,是第一步;大陸協助臺灣參與和東協國家區域自由貿易整合,是第二步;兩岸共同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是第三步,或可以“大中華經濟圈”為基礎,加速催化“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形成,化解政治難題。

  其次,大陸正全力推動産業的升級換代,與臺灣合作取得關鍵技術及人才,成為大陸的快捷方式,但相對上,大陸産業升級對臺灣出口亦形成更大競爭壓力。因此,雙方産業政策的協調極有必要。現階段可以透過兩岸經合會加強對溝通對話,建立基本共識,以為更高屬次的政策協調鋪路。

  再者,兩岸在金融上加強合作,包括加快互設據點的步伐,建立貨幣清算機制,換匯合作及爭取臺灣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等,亦有助在經濟風暴中支撐臺灣經濟的力量,儘速付諸行動,才是體現兩岸互利之道。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