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上島礁被侵佔嚴重 海洋資源遭掠奪性開發

時間:2012-09-26 13: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我國是傳統的陸權國家,海洋意識淡薄,對海洋問題長期缺乏足夠的重視,加之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的海上形勢日趨嚴峻、復雜,其中尤以我國與周邊海上鄰國的權益爭端為甚。近年來,我國面臨著政府聲明不奏效、外交談判談不攏、軍事打擊打不得的困難局面。我們有必要分析我國海洋權益面臨的挑戰,思考新形勢下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對策。

  從我國面臨的挑戰及其形成的原因看,由于多元力量的介入和多方利益格局的形成,我國的海洋權益問題已經演變為一個係統性的難題。21世紀的領土與主權博弈主要將在海上展開,海洋權益爭端問題已成為阻礙我國和平發展和發揮全球影響力無法回避的門檻,我國無可退避,也別無選擇,只能全力以赴。

  我國海洋權益面臨的嚴峻挑戰

  -海上島礁被侵佔情形嚴重

  我國島礁被侵佔的情形嚴重,領土主權受到持續性的損害。其中尤其以東海的釣魚島和南沙群島的島礁主權歸屬爭議和管轄海域的矛盾為焦點,頻繁引發漁業糾紛及海上衝突,成為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

  作為中日之間懸而未決的領土爭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重要性在于其戰略位置和軍事、資源價值,對臺灣問題的影響,所享有海域的管轄權及其在劃界中的地位和效力。

  2010年以來中日間圍繞釣魚島發生的一係列事件,如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等一度使兩國關係跌入低谷,也使日本加緊了對釣魚島從“實際控制”上升到“法理控制”的腳步,對釣魚島最終的歸屬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2012年以來,日本政府與極右翼分子更是屢屢公然挑釁我國對釣魚島的主權。1月3日,日本衝繩縣石垣市的4位議員強行登島;3月2日,日本內閣綜合海洋政策本部公開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劃歸入日本39個無人島之列;4月16日,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發起自導自演的“購島”鬧劇。

  南海的島礁歸屬爭端以南沙群島最為嚴峻和復雜。從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文萊等國不僅侵佔和分割我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及海域,還大規模開採其中的資源,在南沙群島形成了6國7方的對峙局面。這些國家從宣示主權,到搶佔島礁、瓜分海域、掠奪資源,再到法律支撐、設立行政機構、軍事保障,甚至借助外力,以達到其佔領—佔有—經營的目的。2009年以來,南海周邊國家對我國權益的損害達到了新的高度。其中,菲律賓和越南成為挑戰我國南海權益的“急先鋒”。

  2009年,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單方面將我國中沙群島的黃岩島和南沙群島的中業島等部分島礁劃入菲領土。2012年4月10日的“黃岩島事件”是該矛盾的集中體現,盡管中國政府積極努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該問題,但菲律賓方面卻“小動作”不斷,企圖將事態復雜化、擴大化。

  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越南等到了在南海向我國發起全面“圍攻”的“有利”的外部環境。2009年,越南除單獨提交“外大陸架劃界提案”外,還與馬來西亞聯合提交劃界案,分割我國的南沙群島和周邊海域及其中的資源,使持續對峙的爭端局面進一步激化。2012年6月21日,越南國會通過了《越南海洋法》,不顧歷史事實和我國的主張,公然將我國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劃歸越南領土,使中國政府又一次面臨嚴峻的權益挑戰。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