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在世界經濟復蘇仍然舉步維艱的背景下,“變革”“轉型”“可持續發展”成為2000多名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與會嘉賓關注的焦點。人們熱切地期待就經濟可持續發展、全球治理結構改革等問題收獲更多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博鰲觀點”“亞洲方案”。

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
吉拉尼:迎“亞洲世紀”面臨兩大挑戰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正在海南舉行,應邀出席的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接受新華網書面採訪,就亞洲經濟和中巴關係等問題回答了提問。
吉拉尼表示,亞洲經濟前景光明。到2050年,亞洲經濟有希望佔據世界經濟的半壁江山。但他也指出,要迎接“亞洲世紀”的到來面臨兩大挑戰。首先,要提防“中等收入陷阱”。其次,必須提升經濟的含金量。
斯坦利·菲舍爾:亞洲快速增長仍有很大潛力
以色列央行行長斯坦利·菲舍爾(Stanley Fischer)接受新華網的書面採訪,就亞洲經濟前景、中以經濟聯係與歐債危機等問題回答了提問。
斯坦利·菲舍爾認為,20世紀後50年,亞洲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的表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經濟。對中國及亞洲而言,快速增長還有很大的潛力,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均收入與發達經濟體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他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率會逐步地下降,但只要繼續有效地發展經濟,與多數發達經濟體相比,亞洲經濟增長速度仍然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