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最新動態
兩岸金融交流
分析評論
相關政策
字號:
金融脫媒未削弱銀行主導地位

  時間:2013-01-11 09:12    來源:新京報     
 
 

  2006年以前,商業銀行新增貸款一直佔社會融資總量的80%左右。然而這一比率近年來不斷下降。2012年全年人民幣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2.1%,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社會生産對銀行信貸依賴度逐漸降低。

  央行數據顯示,2012年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543億,創下三年來月增長新低。就人民幣信貸結構來看,企業中長期貸款減少440億元,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凈減少;票據融資減少近2000億元,連續四個月減少,本月減少值較高。

  12月的數據略顯異常,原因之一是與年底商業銀行自身信貸額度告罄以及貸存比受限有關。二是經濟回升勢頭依然較弱,信貸供需不旺。2012年12月PMI指數持平于50.6%。從分部門來看,製造業增長回升的勢頭相對較弱。從內外需狀況看,經濟增長預期依然較弱,經濟企穩回升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三是按往年的進度,第四季度屬於“總結成績、積蓄力量、備戰來年”的時期,在去年年底,這一特徵更加明顯。

  2012年以來,社會融資總量異軍突起是經濟生活中的一大重要特徵。長期以來,我國社會融資體系以商業銀行間接金融為主。2006年以前,商業銀行新增貸款一直佔社會融資總量的80%左右。然而這一比率近年來不斷下降。2012年全年人民幣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2.1%,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社會生産對銀行信貸依賴度逐漸降低,凸顯出金融脫媒在我國已初顯端倪。

  不過,社會融資總量突起並未削弱商業銀行主導地位。有機構預測,今年信貸便將面臨新一輪大規模投放。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該機構1月8日發表報告認為,中國信貸規模急劇擴張的後果不斷顯現,中國信貸總規模佔GDP的比例已從2008年的124%攀升至2012年底的190%,並且預計中國的信貸規模有可能在2013年繼續上漲15%。優質企業和地方融資平臺更多采用企債等融資方式,但債券主要通過商業銀行承銷;銀行貸款投向限制的房地産、高污染行業、部分政府融資等領域更多選擇了信託等其他融資渠道,但信託公司更多充當銀行“通道”。

  雖然地位無礙,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無疑正發生著深刻的巨變。隨著市場經濟改革不斷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完善,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資金通過非傳統銀行貸款渠道流向實體經濟,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展空間日益從表內轉向表外。表外業務,市場化程度更高,靈活性更強,競爭更加充分。未來,這一趨勢仍有待加強和加快,它將使銀行高壟斷利潤之質疑迎刃而解。□史晨昱(北京 學者)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泰康、合眾推養老社區有門檻 保監會提示風險       去年人民幣貸款增加8.2萬億 為歷年信貸投放次高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