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好時光 銀行信托忙 許諾高收益 來把客戶搶
元旦將近,本市銀行、券商、信托展開了攬儲大戰。
銀行:攬儲步入衝刺階段
當手機上、電腦界面上不停閃爍著“預計年化收益率5.6%,5萬起存”之類的銀行理財產品廣告時,你或許早已感覺到銀行歲末攬儲那迫切的腳步了。跟平日比起來,各家銀行給出的年化收益率一定更高,起存點一定更低,一些專門搏擊年底理財市場的投資者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顏。很多銀行的理財大廳人氣頗旺。
據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周,41家銀行共發行了471款理財產品,產品數量較前一周增加54款。其中,主流期限的1個月至3個月理財產品發行數為271款,市場佔比為57.54%,較前一周足足增加48款。此前一直頗為珍稀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破5”的產品明顯增加。
從“四大行”到全國大型股份制銀行再到城商行,悉數卷入這場攬儲大戰之中,“這是一場不得不玩的遊戲。”本市一家城商行的副行長對記者說,年底幾十項考核之中,存款額度是最硬的指標,直接關乎對外報表是否好看。“而且,誰不動誰被動。別家都在大動幹戈,你若無動于衷豈不坐以待斃”?
理財終歸是講究時間節點的。根據以往經驗,元旦過後資金需求大多驟然下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會隨之下行。從這個角度來看,一些銀行理財師的忠告倒也值得借鑒,“選擇期限較長、收益相對不錯的產品,鎖定收益,劃算。”
券商:狂推節日理財產品
在白堤路的幾家銀行大廳里,記者看到了附近一家證券營業部的理財經理們穿梭忙碌的身影。他們在幫銀行解答銀行客戶的相關困惑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推銷自家的理財產品。
今年以來股市低迷,券商的日子不好過,然而東方不亮西方亮,理財產品卻熱銷大銷,讓券商們嗅到了新的賺錢良機。他們爭先恐後地推出各種券商理財產品,力求從無比火爆的理財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虎口奪食”,須有獨門功夫。券商的殺手齔是理財資金的流動性強。華泰證券白堤路營業部的一位經理對記者說,券商推出的“T+0 ”、“T+1”之類的理財產品是個什麼概念呢?意味著股民如果投資了此類理財產品,其股票賬戶里的閒置資金下午3點股市歇市之後自動劃走,投入券商的理財池子中運轉,轉天上午9點鐘股市開盤之前這筆錢又自動劃回來,一點兒不影響你的股市操作,而這筆閒置資金的收益率卻較前翻了N倍,甚至完全可以與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媲美。還有一些券商則將靶心對準了節假日理財市場。一家券商給記者的一份理財產品說明書上挑明:“將客戶短期理財需求與銀行節假日攬存需求相匹配,主投于同業存款,把握節假日銀行間高收益。”——精明的券商也瞄上了銀行攬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