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佈的10月金融數據顯示,中國信貸市場正在呈現穩步回落態勢,5052億元的新增貸款創出了13個月的低點。於是,有專家驚呼,信貸規模的銳減將嚴重限制經濟復蘇,勢必掣肘“穩增長”目標的實現。
在我看來,月度新增貸款規模的穩步回落,恰是中國經濟未來數年必須堅持的基本方向,作別天量信貸帶來的貨幣急速擴張,再也不能有絲毫猶豫。長時間的貨幣超發,只能進一步惡化和扭曲經濟結構,貽害轉型大計。
其實,前十個月的信貸總量並不低,加上前三季度6.72萬億元的新增貸款,至今已經累計放出了7.2萬億元的信貸額度,直逼2011年7.5萬億元的全年水準。若按照今年最後兩個月每月至少5000億元的新增貸款額度計算,全年的這一數字勢必會突破8萬億元,超過了2010年的7.95萬億元,僅次於2009年的9.59萬億元。也就説,金融危機後4年時間,中國信貸投放表面看起來是在逐步收緊,歷經兩輪貨幣緊縮週期,但時至今日,2012年卻成為後危機時代“次高”貸款的年份。
尤其是,今年經濟增速已經跌至8%以下,放出了這麼大規模的流動性,仍然難以拉動經濟回歸常態,足見這些資金的使用效率何其之低。信貸是形成M 2及通脹壓力的主要來源,信貸GDP比加速失衡的跡象日益明顯。
學界現在有一種估計:如果2013年中國信貸格局依然實質性寬鬆,再放出七八萬億的天量信貸,那麼這四五年累積起來的貨幣增量,將讓C PI和房價在現有穩定回落的基礎上,再出現一輪急升,通脹反彈隨時可見。經濟泡沫化或將不可逆轉。而且,隨著中國資産泡沫呈現一片欣欣向榮景象,熱錢涌入中國的趨勢愈發加快加大。
最近幾個月,外匯佔款由負轉正,人民幣屢屢觸及漲停位置,升值壓力明顯加大,熱錢洶湧之際,只怕會進一步加大經濟管理的難度。
而且由於在這四年開工了太多的投資項目,加上明年又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地方政府的G D P衝動勢必會讓信貸衝動有增無減。因此,要想讓2013年的信貸慢下來,難度極大。如何鞏固今日月度新增貸款難得“企穩”的趨勢,就顯得尤為關鍵。
現在是全面加速貨幣環境正常化的時候了。當務之急是整體上結束貨幣放縱年代,控制住貨幣增量是起碼要求。貨幣投放過大,中國有可能會陷入“葫蘆(通脹)和瓢(房價)”雙雙都按不住的攀升。
當此之際,遏制流動性過快增長、加快金融體制變革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早做比晚做好。(倪金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