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15日在“新結構經濟學”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鬚髮揮市場和政府的協同作用。政府的政策和各種制度安排必須考慮不同發展階段的結構性特徵。
林毅夫強調,這種新的結構性特徵主要取決於各個發展中國家要素稟賦結構及其市場力量,而非舊結構主義中的權力分配和其他外生固有剛性因素。“新結構經濟學”認為,現代經濟發展在本質上依然是一個技術、産業、軟性制度和基礎設施結構不斷變動的過程,而它的基本理論前提是,任何經濟結構都是內生的。所謂“內生”指的是它受其要素稟賦結構決定,這就要求政府扮演“超越凱恩斯主義”的引導者角色。
林毅夫認為,要形成有活力的經濟增長,需要由市場經濟來有效配置資源、促使企業自主創新和跟隨比較優勢,但也需要政府解決協調性、外部性問題和支援基礎性研究。所有轉型成功的經濟體都遵循了以市場機制為基礎、政府為輔助的“二元系統”。
在此基礎上,新結構經濟學提出了“增長識別與協調”的發展思路,包括“找出參照模型”、“消除行業障礙”、“吸引外資和培育本國新企業”、“支援創新”、“形成産業集群”、“政府提供稅收優惠、信貸投資、外匯支援”等六大步驟。(本報記者 陳瑩瑩 實習記者 徐文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