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永久性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8日正式生效。未來,歐洲穩定機制將與此前歐洲央行宣佈執行的“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相互配合,共擔為歐元區各重債國紓困之任。正如歐元集團主席容克所言,歐洲穩定機制生效,是推進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里程碑”事件,是歐元區永久性的金融“防火牆”,還是歐元區應對危機的重要措施。
從歐債危機進程看,西班牙申請正式救助似乎已是時間早晚問題,希臘為了拿到下一筆救命錢正與“三駕馬車”討價還價,而義大利的未來也被投資者打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歐洲穩定機制的放貸能力初期為2000億歐元,之後逐步增至5000億歐元,若德國媒體“料事如神”,未來還可能利用杠桿撬到2萬億歐元,而歐洲央行OMT的購債規模則預設為“不設上限”。無形之中,二者為整個歐元區編織了一張巨大的“安全網”,單從數字上説,無論是經濟規模龐大的西班牙,還是屢次申請救助的希臘,都將獲得有力支撐。
但無論歐洲穩定機制,抑或“直接貨幣交易計劃”,從戰術上説,都是單純的防禦性工具,只能被動地為重債國提供輸血保障,換來的只是時間。歐洲重債國需要在這些爭取到的時間內完成重振經濟和債務可持續性的必要調整,這才是解決歐債危機的根本之道。在此期間,還需歐洲政策制定者們在一體化進程的道路上義無反顧地向前推進,由“貨幣聯盟”向“財政聯盟”邁出堅實的一步,而這樣的戰略性安排有待於歐洲各國進一步彌合分歧,在政治層面作出更大妥協。
上述目標看上去很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這需要政府和民眾保持很大的耐心,不論是在核心國家還是受援國家都是如此——前者不得不堅持長年提供大規模融資,而後者要避免因痛苦的削減開支和福利喪失而引發的社會和政治反彈。但考慮到另一個極端——歐元區最終解體所蘊含的無法估量的風險,這種拖延戰術目前仍是歐元區大部分國家的首選之策。
在歐洲穩定機制和“直接貨幣交易計劃”的保駕下,若歐元區重債國家暫時無倒債之虞,那麼未來一段時間歐洲將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財政緊縮和確保增長的平衡點之上。在這個問題上,北歐洲與南歐洲分歧巨大,但隨著整體經濟形勢惡化,德國等國已有所讓步。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日公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今年歐元區經濟萎縮程度會加深,預計整個歐元區本地生産總值將下降0.4%,明年的復蘇勢頭要弱于預期。IMF警告説,歐元區經濟若要明年復蘇,歐元區政策制定者必須採取措施遏制財政危機,並推進財政和銀行業的一體化改革。如果他們在此未能取得進展,歐元區經濟可能顯著惡化,德國等核心國家將面臨經濟萎縮的風險,而意、西等經濟體的萎縮幅度將高達7%。由此看來,儘管歐洲穩定機制和“直接貨幣交易計劃”可以暫時緩和歐債危機,但如何避免歐洲國家陷入經濟衰退、債務惡化、再次求援、財政緊縮這樣一個惡性迴圈,還要看歐洲領導者們如何應對。遠的不説,即將到來的歐盟峰會或許就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