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宇明)人社部近日公開了企業年金運營的相關數據,企業年金近5年的總體收益率達到8.87%,跑贏了CPI。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目前我國企業年金規模仍小,還遠未起到補充養老保險的作用。
人社部近日公開了企業年金運營的相關數據,企業年金近5年的總體收益率達到8.87%,跑贏了CPI。目前,我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為44900家,基金3570億元。
近7年年均增580億元
從2005年8月認定第一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到目前為止,企業年金市場化管理運營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
人社部近日公佈的企業年金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達到了44900家,參保職工數達到了15777萬人,積累基金達到了3570億元。這三項指標分別增加了20900家、677萬人、2890億元。
人社部社保基金監督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行市場化運營之前的15年共積累基金680億元,平均每年增幅45億元。而近7年時間,每年平均增幅達到580億元。其中,有3個年份的增幅超過了前15年的總和。
“近5年總體收益不錯”
人社部從2007年開始統計企業年金收益率情況。截至2011年的5年統計中,除2008年和2011年投資收益較差外,其他3年都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收益。其中,2008年投資收益率為-0.83%,2011年投資收益率為-0.78%。但從總體情況來看,企業年金投資收益率為8.87%的平均水準,比同期通貨膨脹3.71%高出5.16%。“應該説總體收益是不錯的。”
今年上半年的企業年金投資收益已經有明顯的好轉,平均投資收益率已達到3.8%。
該負責人介紹,不同投資管理人,不同企業年金計劃,目前還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有的收益率超過了3%,有的卻在-7%以下,兩者相差10個百分點。“企業年金運營需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避免短期行為,才能夠得到穩健較高的回報。”
收益原則上超銀行存款
該負責人表示,對於企業年金運營不僅要追求相對收益,也將保證絕對收益,即不能出現負收益。原則上要高於同期銀行存款收益。人社部將考慮進一步改進資訊披露辦法,增加披露內容,擴大披露範圍,提高披露頻次,增強機構之間的可比性,促進各機構的有序競爭。特別是要披露機構的投資收益。
近日人社部就公佈了2012年上半年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情況,包括受託管理機構、賬戶管理機構、託管以及投資管理機構的名稱,運營的企業、職工以及基金數目等資訊,不過尚未包括各機構的具體收益率數據。相關具體名單數據,公眾可在人社部網站查詢。
觀點
“我國企業年金規模仍小”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初設計養老保險體制時,參考世界通行的社保模式,對養老保險體系規劃為三部分,即政府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企業主導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即企業年金)以及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企業年金,即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依據國家政策和本企業經濟狀況建立的、旨在提高職工退休後生活水準、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進行重要補充的一種養老保險形式。企業年金被認為是養老保障的“第二支柱”。
人社部2011年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9497億元。企業年金僅為養老金結存的18%。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目前我國企業年金規模仍小,還遠未起到補充養老保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