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7天或是8天的長假在國內引起的爭議不少,但是,假日經濟卻為消費的提速發揮了重要作用。
廣百等廣州7家大型百貨商長假吸金超7億元。數據顯示,黃金周前四日,到訪中國119個景點的旅客人次達1820萬,同比上升23.4%;消費額達9.57億元人民幣,同比升24.8%,而2010和2011年國慶黃金周同期,旅客人次分別僅增6.5%和8.8%。其中的最高峰在10月4日,當日全國納入監測的119個直報景點共接待遊客569.71萬人次,同比增長25.67%;收入30728.78萬元,同比增長30.36%。
美銀美林發佈最新報告表示,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令市場憂慮,但“雙節”黃金周強勁的旅遊業數據顯示,擔憂中國經濟“硬著陸”屬過慮。
“到處人頭涌涌的現象表明中國人爆發的消費力是真實可見的。”美銀美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説。
消費作為GDP的三駕馬車之一,在出口幾乎零增長、投資增長亦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其作用比以往更為重要。但消費增長也不可拔苗助長。假日經濟不是促進消費增長的根本辦法。我國的消費增長對GDP的貢獻在過去長期遠遠落後於投資與出口增長,是有原因的——看病難、養老憂及個人收入增長速度慢。要解決這些問題,光靠放幾個長假,短期地刺激一下,並不能令消費獲得長期上漲的動力。政府應從制度上下手,花更多的力量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這絕不僅是蓋樓建路修地鐵,更多的“看不見”的軟産品:看病和養老。另外,各行各業應更大範圍地切實打破壟斷,這樣才能真正撬動民間投資,提高社會生産率,增加就業,有效漲薪,增長個人收入水準,從根本上拉動消費增長。 (陳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