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衝擊致多晶硅企業八成停産 商務部介入調查

時間:2012-07-23 09:03   來源:人民日報

  2011年自美國和韓國進口的多晶硅比2008年增長432%,均價由每公斤300美元跌至不足30美元,商務部20日決定對此進行反傾銷調查

  進口衝擊致我多晶硅企業八成停産

  今年1—5月,自韓國進口多晶硅增加了12.11%,價格下降了62.32%;自美國進口則增加了94.51%,價格下降了67.07%。美國和韓國多晶硅企業可能採用虧本低價傾銷的戰略,等待中國多晶硅企業全線停産,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地位,然後提價牟利。

  美國GT Solar公司上海代表處曾對媒體説,目前世界主要的多晶硅企業都在採用GT Solar公司的多晶硅爐生産多晶硅,而採用GT Solar的設備,成本應在30美元/公斤左右。這意味著不足30美元/公斤的價格,基本上是無利甚至在虧損。

  商務部20日發佈公告稱,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産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對原産于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調查。此次調查由江蘇中能、江西賽維、洛陽中硅、重慶大全4家國內多晶硅企業共同發起,通過近半年的申訴,贏得了商務部的貿易救濟。有關專家稱,這次調查對國內多晶硅企業將是個利好,為國內企業健康發展創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中國從美韓進口的多晶硅産品總量大增、價格陡跌

  中國是光伏組件生産大國,同時也是多晶硅的進口大國。美國對中國光伏組件展開的“雙反”調查和初裁,對中國光伏組件産業帶來了較大衝擊,大量企業停産,仍在堅持的企業則虧損連連。與此同時,來自美國、韓國等多晶硅生産大國的低價多晶硅産品,也對中國多晶硅産業造成了重大衝擊。

  海關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比較,今年1—5月,自韓國進口增加了12.11%,價格下降了62.32%; 自美國進口則增加了94.51%,價格下降了67.07%。與2008年相比,2011年自美國和韓國進口的多晶硅增長了432%,進口平均單價由最高時的300美元/公斤跌至不足30美元/公斤,下降了90%。

  發起調查的中國多晶硅企業認為,來自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多晶硅産品涉嫌嚴重傾銷。此外,他們還發現,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向多晶硅企業提供的大量補貼,使得美國多晶硅製造商獲得了成本和價格優勢,導致美國企業大量向中國低價出口。國內一家多晶硅企業負責人説:“例如,美國的《復興法案》為清潔能源産業提供了總額為23億美元的‘先進能源製造業稅金抵免’,其中包括美國4家最大的多晶硅製造企業。”

  同時,目前美國和韓國銷往中國市場的多晶硅價格可能低於成本價。多晶硅上游企業多晶硅爐生産企業美國GT Solar公司上海代表處曾對媒體説,目前世界主要的多晶硅企業都在採用GT Solar公司的多晶硅爐生産多晶硅,而採用GT Solar的設備,成本應在30美元/公斤左右。這也意味著,不足30美元/公斤的價格,基本上是無利甚至在虧損。

  一家發起調查的國內多晶硅企業負責人説,通過研究相關公司的財報,也可以印證韓國多晶硅企業在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向中國市場傾銷多晶硅的事實。主打多晶硅和硅片業務的熊津能源,在2011年第二季度的營業虧損為88億韓元,第三季度營業虧損高達577億韓元。這位負責人説,美國和韓國多晶硅企業目前可能採用虧本低價傾銷的戰略,實際上在等待中國多晶硅企業全線停産,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地位,然後再提高價格牟取暴利。

  國內多晶硅産業受衝擊明顯,43家多晶硅企業中80%已停産

  受低價進口的産品衝擊,中國多晶硅産業利潤急劇下滑,庫存積壓嚴重。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43家多晶硅企業中,僅有8家勉強開工生産,其他80%的企業已經停産,技術團隊和工人流失,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一家浙江企業已經進入破産清算程式,全行業面臨嚴重生存危機。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多晶硅産業只能奮起自救,向商務部提出調查申請,糾正不公平貿易行為,維護國內産業的合法利益。今年3月,由江蘇中能、江西賽維、洛陽中硅、重慶大全4家國內多晶硅企業共同發起的自救行為得到了商務部的高度重視,商務部及時施以了貿易救濟手段。趙家生説:“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是世貿組織允許的救濟國內産業,糾正不公正貿易的手段。”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渴望能在公平的環境裏競爭。”這位負責人説,國內多晶硅企業在美、韓多晶硅進口飛速增長、價格急速下跌的衝擊下大面積停産,這次向商務部尋求貿易救濟得到積極回應,商務部運用世界貿易組織賦予的權力來調查和糾正美韓不公平貿易行為,為國內企業健康發展創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最有競爭力的國産多晶硅將奪回被惡意搶佔的市場份額

  目前,國內多晶硅市場份額大約進口和國産各佔半壁江山,此次商務部的調查實施後,對我國的光伏原料市場會産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表明,2011年,中國多晶硅總産能接近15萬噸, 中國已成為全球多晶硅生産第一大國,前四大企業名列全球前十名,佔70%産能的優質企業在關鍵技術、産業層次上與國際大企業相當,有的甚至名列全球前列。

  “今年的供應量在10萬噸以上,比去年增加25%,這意味著即使雙反影響了美國進口量,國內多晶硅依然可以滿足供應。同時,雙反後也不會出現價格劇烈波動,價格將回歸正常理性範圍,進口價低於正常價值的市場價格將得到糾正。”國內某多晶硅企業高管稱。

  趙家生也認為,雖然國內目前多晶硅企業大面積停産,但佔國內産能70%以上的優質産能集中在四五家企業,這些産能具備全球競爭能力,如果通過打擊不正常貿易競爭使得市場價格回歸理性,不一定能保護那些不具備競爭力的小型多晶硅企業恢復生産,但具備競爭力的這些有效産能得到保護,必將開足馬力保證供應。另外我國每年從歐洲、日本和臺灣等市場的進口量也非常可觀,綜合考慮,我國光伏産業對多晶硅的需求完全可以得到滿足。

  此外,由於國內産業技術不斷提高,有效降低和控制了成本,如果得到有效保護,國內具備全球行業一流水準的産能將得到釋放,不但多晶硅供應充分,而且我國市場的多晶硅價格長遠來看將會穩定在一個合理水準。

  中國光伏産業聯盟主席朱共山對記者説:“如果商務部最終裁定傾銷成立,國內多晶硅價格肯定不會維持當前的‘白菜價’,但漲價的幅度有限。更多的利好是最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産多晶硅將奪回被美韓以惡意手段搶佔的市場份額。” (記者 王偉健)

編輯:米廣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