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5月1日發佈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9%,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業界專家認為,自3月PMI止跌回升以來,4月PMI沒有維持上漲,而是小幅回落,再次延續回落勢頭,反映經濟增速和通脹壓力均出現趨緩跡象,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措施發揮了作用。
價格漲勢繼續減緩
4月份PMI指數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新訂單指數顯著回落。數據顯示,反映內需的新訂單指數下降1.4個百分點至53.8%。回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出口訂單增長放緩,4月出口訂單分項指數下滑至51.3%,3月為52.5%。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市場價格上漲勢頭繼續呈現減緩跡象。繼3月之後,4月購進價格指數再現回落,回落幅度為2.1個百分點。目前該指數回落到66.2%,跌至7個月以來的低位。
從PMI各分項指數來看,整體呈小幅回落態勢。同3月相比,從業人員指數持平,原材料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略有上升,其餘各指數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回落較明顯,回落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
匯豐銀行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匯豐中國製造業PMI為51.8%,與上月持平,但仍低於52.3%的長期平均值,同樣顯示出製造業生産擴張速度趨緩,投入成本漲速放緩的現象。
緊縮政策已見成效
專家指出,4月往往是歷年PMI數值較高的月份,而今年4月PMI呈環比回落趨勢,顯示中國政府應對高通脹的系列調控措施發揮了作用。目前,上游産品價格上漲的勢頭已得到初步控制,這有利於減輕企業發展的外部壓力。
為應對高位通脹率,自去年底以來,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物價飛漲。如,今年前4個月,中國央行多次加息,多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促使銀行收緊銀根等。
接受本報採訪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丁建臣教授指出,PMI環比回落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政府調控措施是發揮了作用的因素之一。有專家指出,受日本地震影響,大宗商品(如汽車)價格上升空間有限,也使得輸入性通脹有所減緩。
針對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情況,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分析認為:“4月份PMI指數回落,與需求變化趨勢相同,一季度消費、出口增幅均出現回落。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可能預示出口增速繼續降低。”
就業呈現穩步增長趨勢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分析認為,製造業的PMI反映出中國的經濟增速和通脹壓力雙雙出現了一種趨緩的走勢,雖然當前通脹壓力依然較大,不過未來一兩個月通脹壓力有望越過峰值,壓力逐漸趨緩。
蔡進還預測,經濟運作中出現的經濟增速趨緩、通脹壓力趨緩的“雙緩趨勢”將是二季度中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
有專家指出,儘管經濟增勢趨降,PMI分項指數顯示,我國就業穩步增長。4月從業人員指數為51.8%,同上月持平,連續兩個月保持在50%以上。20個行業中,有14個行業高於50%,顯示出就業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