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柏松觀點:大宗商品上漲是真實需求所拉動
金柏松:我們要看到,這波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隨著剛才我講的,世界經濟新興經濟體擁有32億人口,中國、印度、巴西,這些國家的經濟在高速的長期持續增長,它都需要鐵礦石、原油各種各樣的資源。而上一輪是8億人口大量的需要進口和消費這樣的資源,對比的話這是它的四倍,上次持續了十到十五年,這次我預計除了前面從02年到08年這波上漲,後面我認為還有5到10年上漲,因為這波的需求比上一波更強勁。
劉旭觀點:全球經濟復蘇比較曲折 不確定性因素很多
劉旭:我覺得在因素都有,既有剛才金教授提到的就是本身,雙方因素都有,我想強調一點,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復蘇特別是發達經濟復蘇是比較波折的、比較曲折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存在,所以這就為預測未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在裏頭。
焦點五:如何應對通脹壓力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不利影響?
金柏松觀點:堵不如疏,借機完成一個戰略轉型
金柏松:首先我們看到現在我們外貿出口增速有一點放緩,由於進出口帶動經濟增長這部發動機現在是功率、馬力可以説是大大的變小了,國民經濟增長要靠擴大內需,而現在擴大內需主要的增長領域比如説汽車、房地産,但是現在房地産我們在價格採取抑制政策,房地産産業投資的增速也在放緩。汽車比如説以北京等地為代表的也在實行汽車購買的限制的政策。那這樣的話我們擴內需現在等於也有兩大支柱産品受到很大的抑制,三個政策疊加起來的話對我們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作用大家看到比較明顯。比如今天又發表三月份汽車銷售的狀況,大家看到了1月、2月增長速度已經逐步放鬆,3月增長速度進一步的減緩,增長4%、5%的狀態,我們汽車産業領域的投資帶動固定資産投資、帶動經濟增長是主要的一個領域,而且汽車産業的投資它的成熟效果是非常好的,房地産的投資也是波及的成熟效果非常好的,這兩個領域打壓受及相關領域的産業受到波及影響也是很大的。我現在主要就是認為幾種政策現在疊加起來,好像其中有一點令人擔憂的因素需要引起,適當引起我們的警覺。
第二我想談的就是面對輸入型通貨膨脹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我們國家的採取的政策是儘量的比如我發改委原油價格的上升儘量拖延時間,儘量的上升的幅度比國際市場要小一點等等,採取這樣的措施,如果採取這樣的措施是否能夠有效的抑制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呢?我對這個也持有一定的疑問,比如説我們看到日本經濟在輸入型通貨膨脹,他的成功經驗是抬高資源價格、抬高能源價格,他進口的資源價格還要加上稅,加上稅以後的價格全世界是最貴的,所以我們看到日本是全世界搞節約能源,節約資源做的最好的國家。70年代世界性的通貨膨脹日本最早從通貨膨脹裏面走出來,最早從世界普遍經濟衰退當中它最早走出來,走出衰退的國家,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的經驗。
魏亮觀點:優化進出口結構,産業升級逐步推動
魏亮:我覺得從面臨現在這樣一個形勢恐怕三方面的力度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掌握,就像剛才金主任説的一樣,三方面力度如果一起使勁,一起同時使勁的話恐怕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會産生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們又話説回來,經濟結構必須要調整,我們國家必須要向上發展而不是維持現狀。我們就必須要仔細思考現在要做什麼,首先我們講現在出現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出口我們出現的一種增長仍然是在像剛才金主任提供的數據,在加工貿易仍然佔大多數,這樣的一個狀況之下如果仍然維持這樣一種貿易結構或者説這種産業結構的話,那仍然是我們不斷在輸入原材料,必然要受到大宗商品價格猛漲的一種非常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們的産業結構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我們輸出的産品也是低級的,我們這種所謂的加工貿易中間賺取的利潤也非常少,也就是説在這樣一種狀態之下,我們外向型經濟的紅利已經是非常非常薄了,不但是出口的利潤小,而且也面臨著用工荒包括農民工需要漲工資的要求,包括全球的産業轉移的一個調整對我們都是很不利的。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幾方面都要同時走路,一方面是我們的産業結構外向型的産業結構,外貿方面必須進行調整,這種調整在於一定要搞産業升級,這種産業升級我的個人的主張是一定要慢升級,但是有一個逐步推動的作用,逐步推動就是説,保證出口穩步增長的同時先是不斷的拉動進口,但是進口應當與出口配套,進口我們知道,現在有很多高科技産品我們可以進口,另外,能不能進口適應于我們現在産業結構向上調的這樣一些人才、設備,進口,這些的進口可能是我們進口的方向,只有在優化了這樣一種進出口結構之後,這個産業升級包括沿海地區的外向型企業他的一些調整才能跟上來,在這方面跟上來之後,我們再講擴內需,如何擴內需,我們出現了面向國內的新産品,國內有需求,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夠使三方面的利益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