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三:小額貿易逆差應該如何看待?它又會如何影響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魏亮觀點:大宗商品價格推高進口總額 微量逆差是表像
首先一季度我們知道大概進出口是平衡的,只有10.2億,這10.2億它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從歷史來看就能産生這樣一種結果,一個是我們往年的一季度通常都是一個國際貿易的淡季,也就是説我們説的大一點1到3月大概都在過年,所以在這一個期間進出口都不是特別的旺盛,尤其是出口領域恐怕就更顯得相對來説量要小一些,這是出口一方面。另外進口的一方面,我們這次進口的量突然有一個大的增長,就是總額有一個大的增長,和出口居然相抵了,從這裡面我們就需要懷疑是不是進口出現了一些什麼問題?從海關提供的數據就可以看到,在進口領域就出現了大宗商品的價格顯著推高進口總額的一個問題,這種問題實際上是對我們國內經濟尤其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是一個間接的反映,從這樣來看,如果説我們刨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因素,換算過來看的話恐怕我們一季度恐怕還是會有上百億美元的順差,從這樣一個角度分析,這樣一種平衡只是一個或者説有微量的逆差只是一個表面的特徵,並不代表我們國家的國際貿易的結構出現了一種轉變。
金柏松觀點:國內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發五到十年大通脹時代來臨
金柏松:是,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造成我們輸入型通貨膨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我們要看一下海關統計的話,現在一季度不僅原油、鐵礦石等等這種叫大宗商品進口在大幅上漲,我們鋼材進口價格也在大幅上漲,我看到我們海關統計的數據我計算了一下,一季度我們進口鋼材價格上漲15.5,我們機床進口也在價格上漲,我計算了一下上漲了24.96,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上漲。説明現在世界經濟大宗商品上漲引起的世界性通貨膨脹已經走到中游走在中間環節,走到末端環節,以及我們國家現在進口的産品的價格是全面上漲,這一種狀況。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到這樣一種,我們現在輸入型通貨膨脹不僅大宗商品而且現在波及到全部的領域,是非常嚴重的。我認為這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發的世界的産業中游、下游都在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是由於美國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元的持續貶值,是由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由於積極的擴大的財政支出、財政赤字的問題,是由於日本大量的國債發行,貨幣這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貨幣發行過量造成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起的産業的中游以至於終端的産業産品全部的上漲,已經滲透到産業的所有領域了。所以我們認為今後面臨的是世界性大通脹的時代。
劉旭觀點:通脹時代時間不一定那麼長
劉旭:迎來這樣一個時代我是同意,但具體的時間難説,但是有一點我是同意金教授剛才分析的,這個通脹,包括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包括歐盟、日本相關國家的這些境況,另外也是反映了一個世界經濟復蘇,但相比來説,這個前者因素更為重要。時間方面不那麼好做一個很精確的預測,我想還是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通貨膨脹既有這方面剛才金教授講的因素也有中國經濟增長等各種方面的因素都有。
魏亮觀點:通脹週期跟隨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逐步消退
魏亮:我覺得通貨膨脹相對來説是有一個它自己的固有的週期,週期恐怕是要跟隨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來逐步的消退。當前我們看實際上仍然處於一個國際金融危機的後遺症的階段,這種後遺症就是通貨膨脹或者説滯脹為特點,這種特點持續消退我覺得如果説要有一個具體的時段的話,我覺得大概在未來兩到三年通貨膨脹還是會逐漸消退。有幾個理由,一個是剛才幾位專家也講到了,通貨膨脹的産生主要是跟美國無止境的量化寬鬆政策包括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大規模的政府的經濟刺激而導致流動性過剩推動的通貨膨脹,所以説要使通貨膨脹消退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要抑制這些閒錢在國際市場上大規模投機,這是構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至通貨膨脹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就是要等待美歐真正的實現了他的經濟復蘇,一旦他實現了經濟復蘇之後,包括他的流動性進行一些回收之後,這個通脹就會逐漸的消退下去。
金柏松觀點:歐美經濟復蘇進一步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金柏松:對,我們研究一下世界經濟上一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起世界性通貨膨脹是70年代到80年代初,當時世界性通貨膨脹持續了十到十五年,當時是什麼樣的引起的呢?是戰後發達國家為首的經濟體八億人口擁有八億人口,他實現高速的長期的經濟高速增長,而如今我們面臨的是新興經濟體有32億人口在持續的高速增長。上一次引起兩次石油危機,這一次08年一度原油價格上到147美元一桶,由於發生了世界性經濟危機以後,這一波的上漲暫時的夭折回來了,我認為,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現在進入世界性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第二波階段,這波階段我剛才講了,世界性通貨膨脹要持續五到十年。
焦點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因素何在?
魏亮觀點: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原因在於炒作
魏亮:我覺得現在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包括通貨膨脹它的原因已經和上世紀70年代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了。這種顯著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大宗商品或者説一些可交易的國際貨物的金融化上,之所以説它來的快、去的也快,它的主要的理由就是這種大規模的金融投機交易是需要有信號支撐的,這種信號支撐無非是出現了美歐經濟仍然不好,沒有説我們沒有很多的投資渠道,所以只好大家都來炒,炒這個東西炒完了再炒那個東西,炒來炒去實際上是推高了通貨膨脹急速上升的原因,相反如果美歐經濟好了以後,他可投資或投機的渠道拓展,拓展之後對某些商品的炒作就會退潮,之所以它退潮的快也正是因為它是一種金融化的炒作,而不是像70年代的時候那種所謂的石油實際而石油斷供的風險,現在的金融化的程度比之前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