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部的通脹壓力引起了人們的擔憂,但是從外部環境來看,歐債危機降低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或許這對於國內CPI來説,不是一個壞消息。
首先,歐債危機的根源之一在於歐豬五國(PIIGS)外部債務過多。根據PIIG S公共債務佔G D P比重數據,除西班牙為59.5%接近臨界值之外,其他國家均超越歐盟60%的警戒線,其中義大利與希臘兩國的比值分別為115.8%與113%,幾乎是臨界值的2倍。因此,此次危機爆發之後,歐盟各國必然會通過各種方式盡力削減公共開支,將債務再平衡。這種財政政策的從緊將産生“收縮”,而這種通縮效應也將外溢。據《華爾街日報》6月6日的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宣佈,從2011年開始,德國將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除大幅削減社會福利等各項開支外,還將裁減約1.5萬名公務員,同時未來4年公務員將不會漲薪。此外,默克爾也不排除增稅的可能。
其次,歐盟危機最大也是最顯著的影響之一是歐元的疲軟以及美元的持續走強。儘管在5月10日,歐盟與IM F達成了一項總額為7500億歐元的援助機制,這項援助機制總額遠超之前1100億歐元的計劃,消除了此前國際金融市場對歐盟是否有決心解決希臘等國債務危機的疑慮。但對歐盟與IM F是否真的有能力解決好債務危機,市場依然存疑。日前,美元指數已經逼近“90”關口。而隨著美元的持續走強,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走勢被進一步壓制,由於原材料漲價演變而成的輸入性通脹也隨之大大降低。據中國化工網6月3日提供的數據,5月份國內整個大宗商品市場有近八成産品價格下跌。
不過,另一種聲音也在興起,那就是如果歐債危機遲遲不結束,歐洲會不會加大採取量化寬鬆政策的力度,而這種力度的加大會不會最終演變為“流動性危機”,歐盟的通脹全面爆發,進而影響中國。
筆者認為,歐洲目前所採取的方式不同於金融危機爆發時美國所採取的方式,美國那種向金融機構直接“注水”的方式,通過貨幣的乘數效應,必然引起市場上的貨幣氾濫,但是歐洲則不同,至少目前而言,歐債危機並未明顯波及到銀行體系,銀行體系並未出現惜貸而需要央行注入大量流動性,歐洲人的救市更多地集中在傳統的“債務重組”。
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徐斌撰文指出,“歐元區國家不願意以歐洲央行灌水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歐元區貨幣主權和財政主權的分離。不到萬不得已,境況好一點的法德,不想通過歐元貶值的方式分攤希臘等諸多國家的壞賬。”
徐斌也指出,一旦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因為商業銀行明顯感到主權債務風險可能引發的壞賬,為防止資不抵債帶來的倒閉風險,不得不現在都囤積現金,搞信用收縮。所以歐洲央行最終還是要出面,包銷各國國債,給市場撐腰打氣,防止新一輪信用收縮引發的經濟衰退出現。而且,歐元區今年2月C PI終值年率增長0.9%,去除能源、食品、酒精和煙草後的核心CPI年率增長0.8%。這意味著歐元區通脹率仍低於歐洲央行2%的中期目標,歐洲央行存在繼續維持額外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空間。看來,這種對通脹壓力的降低作用力會不會有發生反轉的一刻,也仍舊有一個小小的問號。(記者 張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