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背後有多重“推手” 面臨回調壓力

時間:2010-03-11 09: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助推房價持續飆升呢?在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全國政協委員陳春林在其提交的“關於加大房地産宏觀調控力度的提案”中明確指出,現房價狂漲的很大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政策,高價位的土地出讓金是推高房價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認為,地價過高、稅費過高、房産暴利是導致當前房價虛高的主要原因,建議國家採取控制地價、控制稅費、控制利潤的“三控措施”降低房價,把開發商利潤控制在國際慣例通常不超過5%的合理範圍。

  全國政協委員李小棠在他提交的提案中稱,在推動房價上漲的諸多因素中,境外炒房資金的作用不可忽視,去年年底,摩根士丹利等國際大財團紛紛將其囤積的樓盤分拆拋售,獲取暴利,而一線大城市的中高檔小區中,一些境外人士一人擁有數套乃至數十套房産也並不鮮見。

  聚焦 高房價面臨回調壓力

  儘管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房價仍在繼續上漲,但接受記者採訪的人士普遍認為,中央調控高房價的態度已經十分堅決,如果房價持續高燒,那麼不排除會有進一步的調控措施出臺。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從房價月度環比來看,經歷了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這一輪V型走勢後,2009年12月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增幅再次攀上1.5%,創26個月來的最大漲幅,僅次於2007年9月的1 .7%和2007年10月的1.6%,屬於2005年有此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第三高值。2010年1月環比漲幅收窄至1.3%,2月環比上漲0.9%,漲幅比1月份縮小0.4個百分點,顯而易見,漲幅在加速收窄。

  楊紅旭指出,按此速度推算,二季度就有可能出現環比負增長,即全國房價出現整體性下跌,最晚不會超過三季度。同時,兩會期間,傳遞出政府抑制房價的決心很大,調控政策不可能放鬆,除非下半年樓市出現異常低迷之勢,才有可能放鬆。基於此,今年二季度之後,全國房價將以下跌態勢為主(是月度變化)。但由於2009年下半年全國房價漲幅偏大,2010年全年的同比2008年全年的房價指數,依然會是正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南方集團董事長孫甚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實際上已經是房價調控的強烈信號,將會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對於一般非高檔性的商品房來説,後期房價走勢應該是穩中有升的態勢。

  “無論是從總理的報告中,還是重慶市政府對房價的調控措施裏,都可以看到,如果房價得不到抑制,政策肯定會出臺一些更加嚴格的調控措施。”孫甚林表示。

  郭松海委員認為,各級政府要引導有品牌、有實力的企業開發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對於中小套型住房,在財稅、土地、信貸政策上予以優惠,使房地産開發的供給結構與中低收入家庭真實需求逐步相吻合。此外還應該建立房地産社會監督委員會,加大對房地産市場的監管力度。包括對市場、土地以及其中存在的腐敗和惡意哄抬房價等行為進行嚴格監督和管理。

  在各種調控措施中,呼聲最高的還有物業稅這項建議。部分代表委員們認為,應該借鑒國外一些國家的經驗,在合適的時機加快推出物業稅,尤其對第二套住宅或收租物業施以重稅,但是也有一些代表委員指出,物業稅的制定中有許多細節,比如物業稅的開徵對象、第一套房及多套房徵收方式的區別等等,實施起來也較為複雜,應該更加謹慎,同時要防止物業稅徵收反推房價走高現象的發生。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晉城市市長王茂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難的問題,還應該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增加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供給,擴大保障性住房覆蓋人群的範圍,同時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對不符合廉租房和經濟適用住房條件,又無力購買商品房的家庭,提供公共租賃房。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