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儘管本輪迴調持續時間較長,但三季度經濟運作傳遞出諸多有利信號,顯示經濟暖色正在增加。專家認為,境外媒體對中國經濟的悲觀論調實不足取,隨著穩增長各項措施的效果顯現,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小幅回升。
近期積極因素正在積累
“從三季度經濟數據看,近期一些積極因素正在積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日前表示。從國際因素看,一是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促使世界經濟短期向好。歐、美、英、日等國相繼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短期內有利於穩定金融市場,提振消費信心,我國出口增長將逐步回升。二是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總體有所改善。9月份,美國、歐盟、日本及新興市場國家PMI指數出現回升,我國PMI指數也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下降。同時,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呈回升態勢,我國企業原材料購進指數已經止跌回升。
從國內因素看,我國內需短期呈企穩回升態勢。余斌説,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回升和房地産市場回暖,投資增幅提高。1-9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0.5%,比1-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在房地産銷售回升、“十一”長假等因素的拉動作用下,消費實際增速高於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1.6%,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工業和資訊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認為,當前工業經濟運作的有利因素正在集聚,發展勢頭良好。在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外需持續萎縮的形勢下,前三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了10%的增長速度,實現了持續較快增長。
專家認為,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開始發力,顯示我國宏觀經濟中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積累,經濟運作已由緩中趨穩向築底企穩轉變。尤其是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提高,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達到55%;出口增速也在9月份大幅反彈至9.9%。考慮到四季度的耶誕節因素,加之歐美金融市場有好轉跡象,預計四季度出口仍可保持溫和回升的勢頭。
工業增速可能高於三季度
“總體看,三季度以來我國工業經濟運作趨穩的勢頭有望保持,並預計四季度會繼續出現積極變化。”朱宏任表示,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經濟企穩勢頭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四季度工業生産增速可能比三季度要高,將為實現全年GDP增速超過7.5%的預期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呈現小幅回升態勢。余斌認為,在歐債危機反覆惡化、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主動調控房地産市場、化解投融資平颱風險和推動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成績來之不易,預計全年GDP增長略高於7.5%。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分析認為,當前經濟下滑的勢頭已經得到了遏制。10月份匯豐製造業PMI初值上升至49.1,較9月份的中值高出1.2個百分點,創下3個月來的新高,經濟企穩回升勢頭越來越明顯。
業內專家指出,製造業活動延續回暖態勢表明,前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逐漸顯現,國內需求回暖,企業信心回升,預計四季度可見溫和回升。
穩定增長基礎還不牢固
經濟形勢好轉之時,也是穩增長的關鍵時期。專家普遍認為,儘管目前經濟企穩的態勢比較明顯,但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比較多,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要繼續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落實好已經出臺的各項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措施。
“世界經濟仍處在調整期,結構調整不到位和需求增長乏力等問題難以根本改觀,金融危機的影響呈現長期化趨勢。”余斌認為,當前發達國家實施再製造業化戰略,以網際網路、新能源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同時,新一輪全球性貨幣寬鬆競賽方興未艾,對我國短期資本流動和物價上漲都將産生影響。此外,發達經濟體為應對主權債務壓力,被迫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不利於結構改革的推進,也限制了政府支援需求擴張的能力。
考慮到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建議,未來應該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方面,基於防通脹的考慮,沒有進一步增加貨幣供給的必要;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要落實好已出臺的結構性減稅措施,落實好各項民生工程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