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部署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時間:2012-09-24 09:0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華社記者 秦 迎編制

  “十二五”時期,全社會研發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2.2%;大中型工業企業平均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高到1.5%;每萬名就業人員的研發人力投入達到43人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3件;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5%;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2.5%以上——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所確定的目標。

  《意見》共8部分21條,中國政府網今日全文刊發。

  成績喜人

  新形勢要求深化改革

  《意見》開宗明義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快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作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國整體科技實力和科技競爭力明顯提升,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中發揮了重要支撐引領作用。但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科技體制機制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的要求不相適應。突出表現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産學研結合不夠緊密,科技與經濟結合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原創性科技成果較少,關鍵技術自給率較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的重要因素,影響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意見》提出了具體政策措施,要求抓住機遇大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真正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新興産業

  核心技術重點突破

  《意見》提出,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力爭達到15%左右。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將建立科技有效支撐産業發展的機制,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需求部署創新鏈,突破技術瓶頸,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推動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等産業快速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

  《意見》要求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重點,推進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産業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選擇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制定規劃、技術標準、市場規範和産業技術政策等進行引導;加大對企業主導的新興産業鏈扶持力度,支援創新型骨幹企業整合創新資源。

  研發經費

  穩增長多投入嚴監管

  《意見》要求,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促進全社會研發經費逐步增長的相關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實現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2.5%以上的目標。

  《意見》還就完善科技經費管理制度提出:健全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支援經費相協調的投入機制,優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和成果轉化的經費投入結構。完善科研課題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項目經費管理機制和審計方式,增加項目承擔單位預算調整許可權,提高經費使用自主權。建立健全科研經費監督管理機制,完善科技相關部門預算和科研經費資訊公開公示制度,通過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公務卡等辦法,嚴格科技財務制度,強化對科技經費使用過程的監管,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等。

  政策扶持

  科研投入稅費優惠

  為加快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意見》提出進一步強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引導鼓勵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意見》提出,要落實各項優惠政策: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適用範圍包括戰略性新興産業、傳統産業技術改造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研發活動;改進企業研發費用計核方法,合理擴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範圍,加大企業研發設備加速折舊等政策的落實力度,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大力支援民營企業創新活動。加大對中小企業、微型企業技術創新的財政和金融支援,落實好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