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獲利有限
食品價格上漲看似對農民有利,但是,從整個市場來看,結果卻完全相反。“菜價是上漲了幾毛錢,但化肥、農藥的價格都在漲,其他開支也在上漲。”江西農民付六生告訴記者,其實菜漲一分,成本反多兩分。
中國偏高的基尼系數,使得民眾對日用消費品價格的變化十分敏感,一旦食品價格出現較大變化,CPI的變化也會因此放大。對此,記者建議:
一是保證生活必需品充足供給。確保生活必需品供給充足,對於物價總水準的穩定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政府應加強糧、油、肉等産品的組織、調運,確保市場供應充足。二是政府重視流通批發環節,充分利用批發市場的作用,促進流通,調節供求,穩定物價。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統計和資訊系統,及時公開經濟資訊,引導消費,穩定物價。向國民提供有關商品供求、價格變動的正確資訊,引導消費者保持合理的消費行為,防止因搶購、囤積等不正當的行為引起物價上漲。四是對低收入弱勢群體發放食品補貼。五是加大了對價格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