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遊客訪港增加及強勁消費下,香港零售市道持續暢旺,帶動上月零售銷貨值連升4個月。(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在內地旅客強勁的消費能力帶動下,香港零售市道持續向好,零售業銷貨價值連升4個月,上月達到294億元,比去年11月大幅上升16%。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繼續看好今年零售市道,預期仍有4%至5%的增長。但由于零售量的升幅及超市食品價格都跟不上銷貨值升勢,反映通脹有可能重臨,以及香港零售市場出現兩極化。
特區政府統計處1日公布,去年12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94億元,較前年同月上升16%,零售業銷貨量上升11.3%。
升幅最大的是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上升30.4%。其次為汽車及汽車零件(零售量上升29.8%)、電器及攝影器材(上升23%)、服裝(升9.6%)、百貨公司貨品(上升9.3%)、雜項消費品(上升8.4%)、雜項耐用消費品(上升4.7%)、家具及固定裝置(上升4%);鞋類、有關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上升3.6%),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上升2.1%),以及燃料(上升1.1%)。但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數量則下跌3.8%。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隨著經濟復蘇步伐加快,消費意欲在節日期間增強,這展現于大額項目甚為強勁的銷售增長,而訪港旅遊業進一步增長也帶來貢獻。發言人預期,由于經濟處于復蘇軌道和勞動市場持續改善,消費信心在未來應能保持堅穩。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以強勁來形容這次零售數字的升幅。她分析,這次升幅較大的產品,包括珠寶鐘表,都是內地旅客最愛買的貨品,去年訪港旅客上升,尤其來自內地旅客更有雙位數字升幅,是帶動消費市道向好的原因。
麥瑞瓊表示,香港零售市道由去年10月開始上升,12月升幅更大,已經完全追回過去的跌幅,所以全年計,去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2008年上升了0.6%,但總銷貨數量則下跌0.8%,明顯零售業銷貨量追不上銷貨值的升幅,她認為這情況反映或者是通脹會重臨。
此外,由于勁升的產品只限于鐘表珠寶等高價產品,但與民生有關的超市食品升幅只有0.3%,反映基層市民的消費能力並沒有提高,零售市場出現兩極化。
展望今年,麥瑞瓊認為,春節香港零售市道仍然會暢旺,全年預期會有4%至5%的增長。
在零售市道向好帶動下,租金近期也上升10%至30%,部分遊客區的店鋪租金更上升一倍,麥瑞瓊表示未來租金也難有減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