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兩岸經貿關係大事記

時間:2006-01-04 11:21   來源:

1月

  2日,臺“經濟部”發佈新版“赴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技術合作審查原則”,投資額在20萬美元以下改採申報制。

  5日,中國民用航空協會發表致各地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的公開信,對春節臺商包機的雙向對飛、不經停第三地,以及協商機制等問題提出説明,指出儘管臺灣當局在春節包機問題上設置種種障礙,大陸民航和交通部門仍將採取多項措施,滿足在大陸的臺胞回臺灣過年的需求。

  臺《投資中國》雜誌社公佈調查統計報告,指出,到2003年年中,全大陸共有臺商註冊家數68115家,投資合同金額累計為1295.46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金額773.57億美元。

  6日,“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簡稱海貿會)在北京成立,首屆會長李水林,常務副會長由現任商務部臺港澳司司長王遼平擔任。

  19日,國務委員唐家璇在江澤民同志對臺重要講話發表九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希望儘快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創兩岸經濟合作的新局面,造福兩岸同胞。早日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將大大提高兩岸經濟的競爭力,加快共同發展,促進兩岸經濟的全面提升和振興。這是以民為本、為民謀利、互利雙贏的大好事,不應受到任何人的拖延和阻攔。

  28日,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發表公開談話,表示兩岸“三通”“已經晚了”,“沒有兩通半這種事”,如果三通是既定政策,就應儘速達成“三通”。“如果認為‘三通’要通,就人、貨一次通”。

2月

  2日,廈門至金門、福州馬尾至馬祖兩岸春運結束。從1月9日開始,共有9艘客輪營運,往返259個航次,運載2.4萬人次。

  26日,臺報發佈臺“經濟部次長”尹啟銘即將出版的新書《臺灣經濟轉折時刻》部分內容,預言2008年前兩岸不能實現“三通”,“臺灣經濟奇跡將難再重返”。

  臺《聯合報》公佈對島內民眾的調查結果,贊成開放兩岸直航的佔51%。

3月

  1日,臺實施多項放寬兩岸經貿往來辦法:(1)所有臺“經濟部”許可臺商,包括福建以外地區,皆得經“小三通”往返兩岸;(2)臺商赴大陸投資金額在20萬美元以下得採申報制,且不計入大陸投資累計金額;(3)臺灣民眾進入大陸地區不需再申請許可;(4)“違規”赴大陸投資的臺商得從優審核;(5)臺灣民眾可攜帶6000元人民幣入境臺灣,超過部分須封存于海關,于出境時再攜出;(6)兩岸“單一戶籍制”,臺灣民眾若在大陸設籍或領用大陸護照,如6個月內不登出或放棄者將喪失臺灣戶籍。

  臺“經濟部”公佈2003年兩岸貿易總額為463.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3.8%,大陸成為臺最大貿易夥伴,進出口金額都刷新歷史紀錄。

  5日,臺“陸委會”公佈將於臺“總統”選舉期間,專案辦理大陸臺商經由“小三通”返臺投票,期間為3月11日至30日。

4月

  5日,臺“經濟部”公告“在大陸地區從事商業行為應經許可或禁止之事項公告項目表”。

  7日,臺“中央銀行”宣佈,即日起島內企業20萬美元以下的赴大陸投資資金,只要附上臺“經濟部投審會”的申報證明,並經銀行業確認後,就能直接到銀行辦理結匯,金額不列入企業每年5000萬美元的累積結匯額度內計算。

  14日,臺“財政部金融局”表示開放島內銀行境外分行開辦無本金交割的美元對人民幣遠期外匯交易(NDF),以協助臺商因應人民幣匯率的避險需求。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香港分行並成為首家獲准的境外分行。

  19日,臺“財政部”宣佈“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保險業務往來許可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實施,開放島內保險業以持股比例低於25%,且非設立分支機構的參股投資方式投資大陸地區保險公司。

  29日,溫家寶宣佈大陸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加上夏季大陸一些地區出現能源與電力供應緊張,臺商對大陸投資受到衝擊,一度出現減緩跡象。

  30日,臺“陸委會”通過“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修正案,取消第三類大陸地區人民(指在海外取得永久居留權)赴臺觀光須“團進團出”的規定,大陸人民赴臺旅遊由不得變更行程改為變更行程須通報。

5月

  4日,臺《工商時報》載文稱大陸經濟對臺影響擴大,已經到了“北京打噴嚏,臺北重感冒”的地步。

  7日,臺公佈“兩岸海運便捷化措施”,即日起境外航運中心由高雄港擴大到臺中港與基隆港,並取消靠泊船舶須停靠第三地規定,業務範圍也從經營轉運貨擴大到可載運大陸與第三地進口貨。

  10日,臺“經濟部投審會”通過臺積電赴大陸投資8英寸晶片廠案,這是首宗島內晶片廠投資大陸案。

  27日,商務部公佈2003年大陸出口前200大企業,其中臺資企業鴻富錦精密工業(鴻海工業)、達豐(廣達)、名碩(華碩)分居前三名;共有28家臺資企業入榜,較2002年增加5家。

  31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我們不歡迎綠色臺商”的文章,點名以許文龍為首的“綠色臺商”一邊在大陸賺錢,同時又支援島內“臺獨”活動。

6月

  1日,臺灣美國商會公佈“2004台灣白皮書”,指出兩岸直航尤其是航空客運的部分,是臺灣未來經濟競爭力的重點,並建議臺當局“加強與中國大陸經濟整合”。

  2日,大陸網站發表題為“大陸不歡迎綠色臺商,不排除對臺經濟制裁”的署名文章,在島內引起強烈反響,島內股價指數當天下跌超過200點。

  18日,陳水扁對島內勞工團體表示任內將禁止大陸勞工赴臺。

  23日,臺“陸委會”公佈大陸資金赴臺投資産業“三不原則”,即陸資不得超過僑外來臺投資範圍,不得在臺投資被臺當局禁止赴大陸投資的項目,不得投資臺當局正在推動的對産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明星産業。

7月

  4日,在臺一次關於兩岸直航問題的學術研討會上,臺學者提出以“第五航權”作為解決兩岸直航問題的思考方向,即通過將臺灣作為中外空運航線中間站的方法解決。

  28日,臺“經濟部長”何美玥稱,2004年以來已有44家大陸臺商回臺投資,投資總額達新台幣234億元。

  29日,臺海基會通過由劉德勳接替許惠佑出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8月

  17日,臺“工商建研會”新任理監事成員向陳水扁呼籲制定具體的兩岸“三通”時程表。陳水扁稱,在不談“國內航線”的前提下,將兩岸“三通”定位成“兩岸航線”,隨時可通。

  本月,臺《遠見》雜誌對在臺美商與歐商進行“外商投資臺灣意願調查”,高達41%的外商表示,兩年內若無法實現兩岸“三通”,將縮編在臺營運規模,甚至遷移到大陸,

9月

  10日,大陸取消對臺灣冷軋鋼卷的反傾銷稅。

  13日,臺報報道臺高雄市長謝長廷提出“臺灣新絲路”的設想,要將臺灣變為“外商進入中國大陸的中繼站或入口”。

10月

  10日,陳水扁稱要以“九二香港會談”為兩岸恢復對話的基礎。13日國臺辦發言人張銘清對此嚴正指出,只要臺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對話與談判即可恢復。

  15日,陳水扁在與訪台的美國惠普公司總裁菲奧莉娜見面時,要求其充當臺與大陸間的傳話人,但後者表示不會參與兩岸相關的“政治議題”。

  24日,第十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在大連舉行,臺“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首度以“臺北金融發展基金會顧問”身份與會。

11月

  17日,臺通過“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商業活動許可辦法草案”,對相關限制有所放寬。

  29日,臺“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稱,臺當局已擬定完成金門、馬祖試辦小額人民幣兌換辦法,將於年底前後實施,初期只對大陸觀光客開放。

12月

  17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議第26次委員長會議宣佈,將“反分裂國家法”草案列入審議議程,正式啟動相關立法工作。在島內引起強烈震撼。20日島內股市星期一開盤,股價指數一度大跌百餘點。

  島內半導體龍頭企業--臺積電公司副總執行長曾繁城批評臺當局對半導體製造廠登陸設廠的嚴苛限制是“勞民傷財且沒效率的事”。要求每兩年開放一個世代的半導體製造技術登陸。

(來源:中國網)

編輯:李學斌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