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上演“屌絲逆襲” 宜家代工廠集體倒戈

時間:2013-01-06 09:49   來源:羊城晚報

  從洋巨頭的“追隨者”到“挑戰者”中國企業上演“屌絲逆襲”

  經過三十多年的學習和磨煉,

  本土企業正在經歷一場脫胎換骨的巨大轉變  

  編者按:在過去三十多年中,有許多全球知名跨國巨頭來到中國市場。在華“淘金”的同時,這些當仁不讓的老大們也直接或間接地成為了本土企業的老師,不僅帶來了知識、技術,還有豐富成熟的管理經驗和理念。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彼時只能充當追隨者的本土企業,隨著資訊的豐富、視野的擴大、技術的熟練及本土消費市場進一步成熟,其角色也開始轉變。2012年,一些原本處在産業鏈末端的中國企業鬧起了“革命”:一邊廂,全球最大連鎖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IKEA)在華代工廠因不滿被壓榨利潤而集體倒戈;另一邊廂,雲南咖啡農則因雀巢、星巴克等國際咖啡巨頭給出的咖啡豆收購價一跌再跌,也欲自立門戶奪取市場定價權。再放眼被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巨頭盤踞多時的快餐市場,也早已有真功夫、永和豆漿、大娘水餃等中式快餐與之分庭抗禮。

  事實上,2011年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的《新全球挑戰者》報告顯示,在全球100家最有可能挑戰老牌跨國公司的發展中國家企業中,中國企業佔到了33席,數量位居第一。可以想見,這場由本土企業向洋老師們掀起的“屌絲逆襲”風潮,只是剛剛開始。 (黃海雲)

  宜家中國代工廠集體倒戈

  黑龍江省耐力木業集團,前宜家百葉窗簾的供應商;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厚成木業有限公司,前宜家階梯凳供應商;伊春友好華麗木業,前宜家拉伸餐桌供應商……2012年,這些曾經依賴給宜家代工而迅速壯大起來的工廠,抱團高調宣佈將以“叛將”的身份向宜家發起挑戰,推出“翻版宜家”———嘉宜美家居連鎖商超。

  反抗始於利潤被壓榨

  按耐力集團董事局主席、前宜家供應商聯盟會長曹躍偉的説法,選擇叛逃主要因為長期受到“成本殺手”宜家的壓榨。

  事實上,代工的合作方式在最初的確是雙贏。代工廠不僅業務量猛增,在宜家的嚴格監控下,工廠的技術和品控也有所發展。但去年以來,由於歐債危機持續發酵、人民幣對內貶值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代工廠的微薄利潤很快被侵蝕掉,而來自宜家方面的降價壓力卻沒變。

  以耐力木業為例,從1997年到2011年的近15年間,宜家對耐力木業其中一款的窗簾採購價從每平方米10美元降到了8美元,原料僅在2010年就上漲了四成。不少有同樣遭遇的代工廠們自發組成宜家供應商聯盟,與宜家溝通,希望能將採購價提高5%,但始終未獲同意。

  採購價提不上去,做了也沒利潤。在2011年年初,曹躍偉一怒之下結束與宜家長達16年的合作。

  從複製到開拓電商平臺

  嘉宜美成立的初衷是複製宜家。“由於我們自己就是代工廠出身,對成本非常了解,所以每款價格都比宜家略低。”一位嘉宜美的相關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但這一方向目前已有所調整。去年“雙十一”期間,電商瘋狂促銷讓原本消費疲軟的家居市場大放異彩,在六家銷售額一天內過億的企業中就有一家是傢具企業。這也讓嘉宜美開始思考從單純的複製宜家,轉向線上線下業務雙結合。

  “我們正和天貓談線上合作。”嘉宜美一位負責人透露,未來一年內將在全國開200到300家體驗店,約有500平方米作為産品展示,銷售可以線上上完成。借助曾經宜家“叛將”的名聲,嘉宜美的品牌得到一定程度的認可,但已和原有的宜家模式相去甚遠。

  宜家模式真能簡單複製?

  面對嘉宜美發起的挑戰,去年10月宜家中國區零售總裁吉麗安曾向媒體如此表述自己對其“複製宜家”的看法:“當我們看到整個商場甚至産品系列都在試圖拷貝宜家時,心裏面還是有點高興的,這説明我們做得不錯。”

  但宜家模式真的那麼簡單就能複製嗎?事實上,早在嘉宜美之前,已有不少家居賣場在模倣宜家,如昆明的“十一傢具”、廣州的百世家居等。單從産品構成、賣場佈局甚至外觀,看起來都像足宜家。但《深圳傢具》特約評論員蔣健認為,“學習宜家模式,不在於看上去和宜家有多麼相似,真正精髓是對消費者家居購物心理的研究,對上下游産業鏈運營的把控,以及産品服務系統的建設”。

  一句話,宜家始終知道消費者是誰,需要什麼,能承受什麼樣的價格,但這些經驗並非僅靠多年簡單代工就能學習到的。“國內家居廠商與賣場的思維還停留在‘地主模式’為主,這決定他們雖然關心渠道,但並不關心消費者需求什麼。而脫離消費者價值的商業模式必將面臨嚴峻挑戰。”蔣健説。記者 程行歡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