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洗髮水、牙膏、香皂、護膚品等領域,都擁有最知名品牌的日化巨頭寶潔,經營業績不斷萎縮,在中國市場陷入了低成本廝殺的泥潭。寶潔到底怎麼了?
據經濟之聲報道,寶潔,在日化領域一直是教父級的企業,産品佔有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但是,現在寶潔中國也開始陸續爆出裁員、離職風波。在寶潔服務21年的大中華區銷售總裁翟峰離職剛不久,寶潔中國區再次傳出因創新乏力導致研發團隊骨幹大量流失的消息。
一位從寶潔離職的人士埋怨説:“寶潔的主要精力沒有放在産品與品牌的研發、創新上,而是專注研究更便宜的配方,這對研發團隊來説沒有吸引力。”
聽到這個評論時,在中國化粧品行業工作了近30年的曲睿晶説,研發人員向其他行業轉移,是目前日化行業的共性問題,根源就在於日化行業已經是個技術相對成熟的行業,突破空間不大。
曲睿晶:研發的話,技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再像以前那樣所謂的革命性突破,我感覺是不可能,除非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再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當技術不再成為障礙,更多的企業涌入這個原本高利潤的行業。上海艾肯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啟説,中國有3000多家化粧品工廠,7400多個品牌,同質化競爭嚴重,再加上歐萊雅、資生堂等其他品牌蠶食市場,十年來寶潔化粧品在中國市場的利潤越來越薄。
王啟:包括印度、歐洲的國家,他們的企業對日化産品不在乎的,但是中國的基礎過於龐大,行業的進入門檻非常低的,很多企業都能做,到鄉鎮一級的企業都能做,科技含量不高,反而把利潤攤薄了。
對於行業的激烈競爭,曲睿晶深有感觸,他説,大家眼裏一本萬利的日化行業時代,已經漸漸走遠。
曲睿晶:老的品牌,現在也是價格血拼的非常厲害。既要保證品質,又要品牌,又要很多賣場高額的費用,所以大家都沒有很大的利潤空間了,所謂的大家都説賺錢,在我們其實不是那麼回事。
寶潔公佈的2012-2013年第一財季的報表顯示,營業收入207.4億美元,同比下降3.7%。而在各個板塊中,由OLAY玉蘭油及SK-II兩大品牌領銜的美容化粧品業務跌幅最大。身陷成本泥潭的寶潔,宣佈全球裁掉5700個非製造崗位人員,收縮電視廣告投入來削減、控製成本。
上海艾肯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啟認為,寶潔現在的境地,是因為他們經營戰略的問題,相反寶潔的老對手聯合利華走出了一條新路。
王啟:寶潔的模式,是在一個領域內全部通吃,做一個大而全的産業鏈。聯合利華的模式是儘量在別的領域尋找新的空間,聯合利華很早就做出了一個戰略佈局,它的食品非常賺錢,比如和路雪雪糕、哈根達斯、立頓紅茶,包括還有一些調味品,在食品部分,聯合利華保持高增長率。
王啟認為,隨著消費者從簡單需求轉向深度需求以及消費的多元化,寶潔應該加強細分品類的産品創新,比如藥粧等特殊需求産品。
王啟:在趨勢上,以低成本的維持或者擴張,都很難了。可能在部分領域,做比較小眾的,但是利潤率比較高的小眾商品。這樣的話,可能是個趨勢。(記者 丁華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