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間,聯想從一間營業額只有二十幾億美元的公司,成長為營業額超過200億美元的公司,這一切得益於“國際化”。
實際上,自2004年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之後,每一年的聯想“誓師大會”,均有不同膚色的外籍員工趕來總部參加。聯想集團首席市場官羅曼評價説:“Lenovo在海外是受人尊敬的國際品牌,有趣的是,也許中國的用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實習生Brittany從美國搬來北京中關村,她説“能去國際化大公司工作機會難得”。
中國市場的天花板
2004年,聯想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電腦商,年銷售額跨上百億元人民幣的門檻,但讓當時的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擔憂的是,聯想電腦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整整徘徊了三年。在當時的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走出去。
當時,聯想也曾經試圖自主地走出去。“在人家的國家一間一間地開,一個一個國家做,有點像開包子鋪,什麼時候這個連鎖包子鋪能開到100多個國家呢?”原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馬雪徵評論説。
後來,聯想決意購買IBM公司連年虧損的個人電腦業務。事後,柳傳志曾經這樣評論:“這個收購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遠大於50%,如果這塊要是完了的話,會是根本性的、顛覆性的問題。”
吃下IBM:蛇吞象
七年之後,楊元慶用“一波三折”來形容當初吃下IBM個人電腦業務的過程。
“一開始,我們提出了分步購買的方案,差點讓IBM關上了談判的大門,我們趕緊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表達誠意,這才挽回了局面。這之後,我們又跟當時的對手、後來成為我們股東的TPG展開爭分奪秒的競爭,以非常微弱的優勢勝出。”據楊元慶介紹,收購談判過程艱巨異常,智慧財産權談判直到最後一分鐘才塵埃落定。
終於,在2004年,全球第三大PC廠商在中國誕生,聯想用12.5億美元收購了IBM個人電腦業務。與此同時,一萬多名IBM員工加盟聯想。
然而簽下收購協議,其實才是難題的真正開始。這一萬多名IBM員工,怎麼才能真正成為聯想員工?
金融危機和人事危機
“IBM這塊肉吃起來非常之困難。”馬雪徵評論説。一方面,在聯想購買IBM個人電腦業務之前一年裏,這個業務就虧損了2億多美元,如何扭虧?同時,聯想還要面臨全球文化的整合問題,也就是管人。
暗藏的危機在2008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一同爆發,當時聯想電腦的市場銷售額直線下降15億美元,聯想集團遭遇十年來第一次虧損,虧損額是2.26億美元。
楊元慶後來評論説:“金融危機暴露了我們的不足,沒有一個清晰的戰略,消費業務和新興市場進展緩慢。還有,最重要的是員工缺乏歸屬感和主人翁精神。”
在原聯想集團首席運營官羅瑞德看來,聯想國際化初期的文化差異很明顯:“我們開會的時候,美國同事高聲議論,非常活躍。中國同事比較保守。”楊元慶也提醒中國同事們:“在西方文化裏,如果會議已經有了結論,你沒有説話,那就代表你同意。”
柳傳志評價説,金融危機是個導火索,而不是真的火藥庫,“管理中的問題,文化中的碰撞,真的成了火藥庫”。2009年,柳傳志重新出山帶領聯想,首先直接插手的就是企業文化建設,並絕對強調了“行動力”,“説到做到,一定要放到國際文化裏面”。
國際化戰略:“保衛+進攻”
2008年聯想的虧損,讓楊元慶想了很多。“我們以前主要關注短期的業績,毛巾裏擰水,幾乎把所有能擠的錢都擠出來了,變成了當期的利潤。於是我們就沒有足夠的研究開發投入、品牌投入,也沒有那些戰略落實所需要的資源保障。因此,我們的增長就會缺乏後勁”。
楊元慶表示,現在的聯想,其戰略更加注重長期與短期的平衡。“短期的營業額、利潤要有交代,但長期的戰略資源保障和競爭力建設也同樣必須重視”。這一套國際化的戰略安排,被聯想命名為“保衛+進攻”。
在這個安排之下,中國業務和全球企業客戶業務成了“現金牛”,而新興市場和移動網際網路等明星業務則成為投入的重點。“我們會重點保障進攻所需要的資源,推動更多的國家,更快地進入到兩位數的市場份額。這些投資會在以後幾年産生回報。”楊元慶説。
記者 張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