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競爭的日化市場上,本土企業的生存空間正日益喪失,但不斷得勢的外資巨頭還嫌不夠。
聯合利華大中華區總裁薄睿凱18日晚在北京表示,為充分參與中國市場競爭,公司化粧品係産品正進行一輪革新,在兼顧大眾化市場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大中高端市場的投入力度。
分析人士昨日告訴記者,繼大眾化市場的長期角逐之後,日化領域的外資、合資公司正在展開新一輪的全方位競爭。這意味著,在絲寶、大寶等本土企業被外資企業收編之後,該領域由主要外資巨頭參與、主導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劇。
外資火拼中國市場
“這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場漸變。”針對公司三大板塊之一的日化係産品加大中高端投入的變化,薄睿凱表示,“中國已經成為聯合利華最重要的市場。”他稱,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你去百貨公司就能感受到,中國百貨公司的化粧品品牌比美國還要多。”
為改造旗下旁氏産品的市場形象,將其打造為更具高端品質的産品品係,聯合利華已斥資千萬,在産品包裝、廣告代言等各方面大膽投入。日前,該公司歷時3年研發的一款美白系列産品正式投放市場。據悉,一瓶500ml的旁氏新品市場標價超過100元,高於同類護膚産品的售價。
本土企業日漸失語
內地規模巨大、增速迅猛的日化市場,吸引並集聚著包括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等眾多國際巨頭,它們憑藉強大的資金、技術實力和市場運作經驗,在競爭中處於明顯的優勢地位。而眾多本土企業生存空間則不斷遭到擠壓,很多企業都只能在不到2%的利潤空間內苦苦掙扎。
“日化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行業。”東方證券分析師施紅梅表示,該行業整體容量很大,2006年市場的整體規模已經達到1373億元,其中化粧品市場份額最大、發展最快。不過,“化粧品市場80%的利潤被國際品牌賺走。”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日化本土生産廠家超過4000多家,但本土品牌很少,絲寶、大寶被收購之後,造成了日化行業外資品牌一邊倒的局面,本土品牌就剩下上海家化一家。
施紅梅指出,目前佔國內化粧品企業總數30%左右的外資和合資企業,其化粧品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卻分別佔了國內化粧品銷量和銷售總額的60%和90%左右,“未來國際巨頭仍將保持相對壟斷的優勢。”(王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