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引發的次貸危機給中國商務部2008年的工作提供了一個機遇——趁著全球股市的大跌鼓勵本國大企業海外收購。
據新華社報道,商務部在商務工作會議上強調,今年將積極推動重化工業、電信運營業、諮詢業等有比較優勢的産業“走出去”,學習運用股權投資和跨國並購等新的對外投資方式。
陳德銘指出,當前我國的對外投資正在進入一個較快增長的階段。對外投資合作是今年及今後一個時期對外開放的重點。要創新對外投資合作方式,完善促進政策,提高對外投資便利化水準,加強引導、協調和規範。
近年來商務部加快推動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從2002年的25億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預計200億美元,增長7倍,從世界第26位上升到第13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不無巧合。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昨天在“21世紀中國資本市場年會”上也指出,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上市公司的估值水準日益加大,上市公司海外並購是化解市場潛在風險的過程中值得探索的戰略。祁斌稱,上市公司海外並購,首先有助於我國以較低成本獲取國外先進技術,大大縮短研發時間和費用,從而增強上市公司盈利水準和盈利能力。其次,通過海外收購實現走出去的戰略,使企業可以拓展國際業務,增強國際競爭力,促使國內企業做大做強,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前天則指出,支援鼓勵國內PE走出去;鼓勵民營企業主導的PE走向國際金融市場。國內PE走出去應該向金融服務業、資源業、礦業領域拓展。此外,應該利用電信、銀行業目前的高市值,參股、換股世界一流的金融機構和企業。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企業特別是金融機構已開始借機積極在外收購,至少目前看來並不盡如人意,美國股市上周已跌去了2008年的全年升幅,這意味著中國企業的投資基本上都處於“套牢”狀態。最新一樁是去年12月底中投公司50億美元購買摩根士丹利的可轉換股權單位。
而國務院副總理吳儀17日也作出表態,要求在加快培育我國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的同時,也必須“有效控制投資風險”。(張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