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屢現“賣難”市場經濟不能讓農民自生自滅

時間:2012-11-27 14:10   來源:中國廣播網

  【導讀】農産品“賣難”出現新版本:鄭州農戶讓市民免費挖紅薯,20萬斤紅薯1小時內被挖光。11月27日10點,經濟之聲評論:如此便宜佔不得。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最近各地農産品滯銷的情況頻繁出現,給農民帶來很多煩惱。現在,農産品“賣難”又出現了新版本:

  張山是鄭州一家生態農業園的負責人,他在黃河灘地上種了100多畝紅薯,但是大部分都沒賣出去。他擔心下霜後紅薯會爛在地裏,想來想去,與其爛了,還不如讓大家免費挖回去吃了。然而,現實情況讓他很無奈。大批市民像潮水般涌入他的紅薯地。本來説好是9點半開園,但早晨6點就來了很多人,而且不少是老人,他們強烈要求進園,有人還把園區的鐵絲網弄爛,直接鑽進去。張山説,因為害怕引起衝突,無奈之下只好提前開園。有一些市民是開著三輪車、拖拉機來的,幾個人一起,裝滿一車就拉走了。短短1個小時,20萬斤紅薯就被挖光,連紅薯秧子都沒剩下。因為車輛太多導致擁堵,很多人不得不下車步行。好不容易到園區後,許多人都很失望,因為別説紅薯,就連紅薯秧子都被人搶光了。對於張山來説,這還不算最糟糕的。一些晚到的人沒挖到紅薯,就説他是騙子。張山很委屈也很無奈,最後一咬牙,把自己種的十幾畝蘿蔔也貢獻出來,讓大家免費拔。當聽説可以免費拔蘿蔔時,一群人衝進蘿蔔地。只不過十幾分鐘的功夫,地裏就只剩下蘿蔔葉和一些被踩爛的蘿蔔。

  張山説,這次讓大家來免費挖紅薯,除了擔心紅薯爛掉,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市民在挖紅薯之餘,可以順帶購買一些附近農戶種的蘿蔔、白菜,幫助農戶把滯銷的菜賣出去。但是,一直到晚上,其他農戶的菜都沒賣多少。張山不忍心讓菜農大老遠的再把菜拉回去,最後,還是自己掏錢把這些菜買了下來。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彬對此進行評論。

  張彬:第一感受是讓我想起去年年底也是河南出現的蘿蔔哥事件,蘿蔔哥這個叫韓紅剛也是把幾十畝地蘿蔔送給人家,目前來看對於張山來講是一個悲劇,但是通過我們媒體積極正面的引導的話,我相信張山最終的結果會變成一個喜劇。本來應該是市場調節政府調控的一個經濟行為,現在變成了一場媒體來引導的一個行為了,我相信我們的河南當地的很多的民眾應該説也聽到過這條消息,加上各種媒體的報道,是不是能幫張山解決這個實際困難,能不能解決他賣菜難的問題,可能大家一起使勁很快就會把這個問題解決。

  我們在另一方面還關注了這些市民表現出的近乎瘋狂的佔便宜的心理,有一些讓人驚訝,因為現在市場經濟也這麼多年了,物資也很大豐富,在很大程度上大家不愁吃不愁穿,長途跋涉去挖紅薯,還一挖而光的心理是怎麼造成的,你怎麼看?

  張彬:兩方面來看,一個免費的去挖,肯定很多市民就去,免費的東西對我們總是有吸引力的。當然從另一個層面,我們説人情倫理也好還是社會公德來講,這可能比較宏觀一點還是有需要自律的地方,畢竟農民很不容易,他相對來説又是弱勢群體,咱們更多的要給他以幫助,而不是説哄搶,但是這個可能聽眾朋友一聽你看你又講大道理,其實碰見這樣一個事情我們從深層次分析一下也有張山的個人問題,雖然我們都很同情他紅薯滯銷,但是組織這麼大規模的一個自願的免費的行為的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引導,良好的組織,有跟我們商場組織比如油一塊錢一桶,商場那麼多管理人員尚且還怕老百姓沒法辦的,你想想一個小小生態園,那麼多人去挖,很可能會造成社會事件。

  經濟學家馬光遠不久前在微博上推銷起甘肅晉寧的蘋果,今年晉寧蘋果剛上市的時候收購價持續上漲,甚至達到5元/斤。但是就在果農們看漲惜售的時候,蘋果收購價值卻一直下跌,不到一週就出現2元/斤左右的跌幅,與此同時還出現滯銷,市場經濟瞬息萬變,農産品出現滯銷也屬於正常,但是引入思考的是為什麼年年喊市場卻年年摸不準市場。從服務經濟和規範市場的角度上來説,相關政府部門要化解農産品賣難這樣的問題,還需要從哪些方面做的更加深入更加紮實呢?

  張彬:我們説這個市場經濟並不能讓農民自生自滅,除了市場規律之外更多的需要政府的相關調控和引導,這件事情我們就想,在北京也好還是各大城市也好,烤紅薯賣得不便宜,大家買得很多,在城市裏一個能夠熱銷的産品為什麼在地頭就會滯銷,會爛在地裏,更多的我覺得是它中間高昂的物流成本以及繁多的中間環節消耗掉了,所以政府一方面資訊平臺能不能建立?一般來講種植農戶都是平頭小戶都是散戶,這種資訊能不能及時溝通,包括中間物流的成本能不能減少,農民能不能因為種子、肥料、農藥等等能夠因為我們相關部門的調控讓價格不上漲,負擔能夠一步減輕,這才是相關政府部門需要作為的一些事情。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