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十月二十六日電(記者 閆曉虹)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迎新今日指出,近年來,隨著生產要素成本的持續上升,中國紡織工業的梯度轉移已經成為市場經濟作用下不可逆轉的重要趨勢,這也成為政府和行業組織的重點研究和推進的一項工作。 
  記者今日在此間召開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推介會上了解到,東部沿海紡織工業發達地區充分利用技術、資金、研發、品牌、營銷渠道等方面的優勢,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行業和產品;另一方面,中國還鼓勵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紡織服裝加工基地,以此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的區域布局。這都賦予了產業轉移更深的內涵。
  據介紹,到二0一一年四川將力爭實現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達到八百六十億元。而四川的盛澤有著悠久的紡織業歷史和雄厚的產業基礎,中國東方絲綢市場作為盛澤紡織產業的龍頭,也將是中國國內重要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
  徐迎新在推介會上表示,陜西、四川等地已經有一些重點區域開始了紡織服裝產業園以及相關產業配套設施的規劃和建設。重慶的渝派服飾已經初露鋒芒。他強調,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希望通過產銷對接這種的直線溝通與交流模式,推動東部與中西部紡織業的交流與合作,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鏈上下遊、東西部的協作,從而促進中國紡織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