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規模突破1億,滲透率超過10%。”在3G業務的明顯拉動下,“沉淪”了四年後,國內通信業今年終於再度“雄起”。隨著國內3G用戶過億,今年上半年,電信業收入增速自2007年以來首次超過了GDP。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認為,我國3G目前已經處於規模發展的關鍵轉捩點。
2009年3G牌照發放,運營商數千億投資迅速投入到網路建設之中,一年即建成幾乎覆蓋所有城市和縣城以及部分鄉鎮的3G網路,開創了全球電信發展史上建設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新紀錄。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預計,在今後幾年內,電信業務收入增長會保持與GDP同步發展的平穩態勢,上下1到2個百分點都很有可能,但大幅超過GDP增幅是不太可能的。
但他認為,隨著語音市場的逐步飽和,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資費收入的增長將會出現滯脹的狀況。隨著業務升級和市場競爭,目前運營商的收入結構中,已經有40%~50%的收入來自非語音收入,電信業無法避免將進入微利時代。不過,對消費者來説,能夠用更少的錢享受到更加豐富的通信服務,“廉價通信”時代有望到來。
■預測2012
千元以下智慧機大熱
3G牌照發放當年,3G用戶數僅超千萬。到去年年底,3G新增用戶4000萬,而到今年9月份,3G用戶就新增了5000萬。為了能助推3G市場的快速發展,運營商以制約3G規模發展的瓶頸智慧終端為突破口,推行手機集採模式降低終端成本,加大對智慧終端的補貼和千元智慧手機的推廣,降低了3G用戶的門檻。
在國內的3G大戰中,“弱勢”運營商聯通和電信放手一搏。在兼顧iPhone、黑莓等高端商務機市場的同時,今年紛紛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千元智慧機市場。
中國聯通銷售部總經理于英濤向記者表示,目前3G智慧終端的價格仍然過高,對移動網際網路業務有強烈需求的學生群體和剛畢業的社會白領階層仍然難以承受。若把大螢幕、主頻在600M以上的智慧終端價格降低到1500元甚至是1000元以內,將會對這部分用戶形成較強的吸引力。
市場普遍預計,隨著3G用戶的規模增速進入導入期,千元3G智慧機的用戶將不斷增加,2G智慧機、3G功能機市場將迅速萎縮。
資費優惠將擴大範圍
一方面是千元智慧機的推廣,另一方面配合新的資費戰略,運營商全力拉攏中低端用戶群。
在3G發展急需形成用戶規模效應之際,高校學生用戶成了為數不多的新3G用戶的增長點,校園通信市場已成為目前最活躍的用戶市場。為此,聯通推出了首個3G校園品牌“沃”派資費為目前聯通所有3G套餐中最為優惠的,電信緊接著也針對校園市場推出更有價格競爭優勢的套餐。運營商的低價資費政策,再配合千元智慧機的補貼,聯通和電信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均表示,今年的3G用戶發展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業內分析人士稱,校園市場3G資費的優惠政策就像一個試點,當下的成功將向各個用戶群體擴散。不久的將來,各種捆綁式資費套餐的發展方向將是:語音極度廉價、數據業務百花齊放,針對不同用戶的細分套餐越來越豐富。
智慧機將與功能機平分秋色
現有1億3G用戶中,有多少是拿著3G的終端,用著3G的網路?運營商在追求用戶數量增長的同時,還得把效益提升上去。因此,智慧終端的迅速普及、用戶數據消費習慣的形成將是運營商精耕細作的方向。
各大手機生産廠商以及運營商們在大力推進智慧手機,但有細微差異。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傳統強勢手機企業的主要産品線正從功能機轉向智慧機,而三星、HTC等新秀則憑藉著一批受市場歡迎的智慧機而爭得手機市場上的一席之地。為了貼近消費者的需求,目前智慧手機功能細分化加速,除平板手機、應用定制手機等主流細分方向外,裸眼3D手機以及戶外三防手機等産品則開啟了更加細分的智慧手機領域。
摩托羅拉移動大中國區總裁孟樸介紹,今年國內智慧機出貨量將在4500萬-5000萬部。
■期待2012
語音通信能包月嗎?
李治是一名在校研究生,跟女朋友、導師、家鄉親人要經常聯繫,在通信上花費不少,他表示自己最大的願望是語音通信能夠實現廉價包月,可以隨便打,不用擔心超支。據説3G甚至4G時代,語音通信的成本將低到難以想像,這個願望有可能實現嗎?
■ 業界聲音
諾基亞CEO史蒂芬 艾洛普
我們沒有選對武器
“我相信過去我們所缺少的,就是能夠整合併且帶領公司突破困境的可靠肩膀、領導能力,我們犯了不少錯誤、錯過了太多機會,我們新品推展到市場上的速度總是慢半拍;我們在內部可以説是毫無合作。Nokia,我們的平臺正在燃燒。”
今年2月,諾基亞CEO史蒂芬 艾洛普在公司內部備忘錄中説,諾基亞正坐在一個失火的平臺上,在高端市場遭到蘋果阻擊,終端市場谷歌Android火力正猛,而在低端市場中國OEM廠商正以驚人的速度製造出大量廉價手機。“我們甚至沒有選對武器。”
韋樂平
三網融合已夭折
“我很久沒被叫去開會了,三網融合恐怕已經夭折。”今年4月5日工信部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的一句感慨,道出了三網融合目前的真實局面。播控權是廣電、電信雙方的核心訴求之一。
然而,不僅廣電、電信兩大部門圍繞播控權交惡,隨著IPTV播控平臺中央與地方兩級平臺對接,廣電內部的鬥爭也愈演愈烈。(記者 趙瑾)